摘要 | 第13-15页 |
ABSTRACT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8-42页 |
1.1 引言 | 第18页 |
1.2 锂离子电池 | 第18-22页 |
1.2.1 锂离子电池发展简述 | 第18-19页 |
1.2.2 锂离子电池结构与工作原理 | 第19-20页 |
1.2.3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| 第20-22页 |
1.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| 第22-27页 |
1.3.1 层状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 | 第22-24页 |
1.3.2 尖晶石类正极材料 | 第24-25页 |
1.3.3 橄榄石型磷酸盐正极材料 | 第25-27页 |
1.4 橄榄石型磷酸盐研究进展 | 第27-39页 |
1.4.1 橄榄石型磷酸盐反应机理 | 第27-29页 |
1.4.2 磷酸盐材料制备方法 | 第29-34页 |
1.4.3 磷酸盐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| 第34-39页 |
1.5 本文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39-42页 |
第二章 材料试验与测试分析方法 | 第42-48页 |
2.1 试验材料和测试设备 | 第42-44页 |
2.1.1 主要试验材料和化学试剂 | 第42-43页 |
2.1.2 试验所需测试设备 | 第43-44页 |
2.2 材料物理化学表征方法 | 第44-46页 |
2.2.1 X射线衍射 | 第44页 |
2.2.2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 | 第44页 |
2.2.3 透射电子显微镜 | 第44-45页 |
2.2.4 红外光谱 | 第45页 |
2.2.5 拉曼光谱 | 第45页 |
2.2.6 热重和差热分析 | 第45页 |
2.2.7 比表面积测试 | 第45页 |
2.2.8 电导率测试 | 第45-46页 |
2.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46-48页 |
2.3.1 电极制作及扣式电池组装 | 第46页 |
2.3.2 充放电测试 | 第46页 |
2.3.3 循环伏安测试 | 第46页 |
2.3.4 电化学阻抗测试 | 第46页 |
2.3.5 恒电流间歇滴定 | 第46-48页 |
第三章 高温固相法制备纳米LiMn_(0.8)Fe_(0.2)PO_4/C及性能研究 | 第48-66页 |
3.1 引言 | 第48页 |
3.2 材料制备 | 第48-49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8页 |
3.3.1 材料结构与成分分析 | 第49-50页 |
3.3.2 球磨时间对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3.3.3 球磨时间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| 第51-54页 |
3.3.4 烧结温度对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3.3.5 烧结温度对LiMn_(0.8)Fe_(0.2)PO_4/C性能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3.4 高温固相法制备LiMn_(0.8)Fe_(0.2)PO_4/C新工艺研究 | 第58-64页 |
3.4.1 材料制备新工艺 | 第58页 |
3.4.2 新工艺对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3.4.3 新工艺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| 第60-6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四章 液相法制备纳米LiMn_(0.8)Fe_(0.2)PO_4/C及性能研究 | 第66-90页 |
4.1 引言 | 第66-67页 |
4.2 溶剂热法制备纳米片状LiMn_(0.8)Fe_(0.2)PO_4/C及其性能研究 | 第67-72页 |
4.2.1 材料制备 | 第67页 |
4.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67-72页 |
4.3 溶剂热法制备纳米棒状结构LiMn_(0.8)Fe_(0.2)PO_4/C及其性能研究 | 第72-81页 |
4.3.1 材料制备 | 第72-73页 |
4.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73-81页 |
4.4 溶剂热法制备纳米花状结构LiMn_(0.8)Fe_(0.2)PO_4/C及其性能研究 | 第81-87页 |
4.4.1 材料制备 | 第81-82页 |
4.4.2 结果与讨论 | 第82-8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7-90页 |
第五章 微波辅助液相法制备球形LiMn_(0.8)Fe_(0.2)PO_4/C及性能研究 | 第90-104页 |
5.1 引言 | 第90页 |
5.2 材料制备 | 第90-91页 |
5.3 结构与电化学性能分析 | 第91-102页 |
5.3.1 pH值对形貌及结构的影响 | 第91-93页 |
5.3.2 温度和时间对形貌结构影响 | 第93-96页 |
5.3.3 球形LiMn_(0.8)Fe_(0.2)PO_4/C的合成机理 | 第96-97页 |
5.3.4 球形LiMn_(0.8)Fe_(0.2)PO_4/C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| 第97-10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02-104页 |
第六章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纳球形结构LiMn_(0.8)Fe_(0.2)PO_4/C及性能研究 | 第104-126页 |
6.1 引言 | 第104-105页 |
6.2 材料制备 | 第105-106页 |
6.2.1 喷雾干燥法原理 | 第105页 |
6.2.2 制备过程 | 第105-106页 |
6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06-125页 |
6.3.1 热重-差热分析 | 第106-107页 |
6.3.2 浓度和热处理对LiMn_(0.8)Fe_(0.2)PO_4/C微观结构的影响 | 第107-113页 |
6.3.3 热处理对LiMn_(0.8)Fe_(0.2)PO_4/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| 第113-116页 |
6.3.4 充放电对LiMn_(0.8)Fe_(0.2)PO_4/C结构形貌及性能影响 | 第116-119页 |
6.3.5 LiMn_(0.8)Fe_(0.2)PO_4/C电化学反应过程动力学研究 | 第119-125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25-126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26-130页 |
7.1 结论 | 第126-127页 |
7.2 主要创新点 | 第127页 |
7.3 展望 | 第127-1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0-152页 |
致谢 | 第152-154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| 第154-156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156-157页 |
附件 | 第157-170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1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