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13-24页 |
1.1 白光LED概述 | 第13-15页 |
1.1.1 LED发光原理 | 第13页 |
1.1.2 白光LED的实现路径 | 第13-14页 |
1.1.3 白光LED的研究发展历程 | 第14-15页 |
1.2 白光LED用荧光粉简介 | 第15-17页 |
1.2.1 稀土离子的发光特性 | 第15-16页 |
1.2.2 荧光粉发光机理 | 第16-17页 |
1.3 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1 高温固相法 | 第17页 |
1.3.2 水热法 | 第17页 |
1.3.3 沉淀法 | 第17-18页 |
1.3.4 溶胶-凝胶法 | 第18页 |
1.3.5 燃烧法 | 第18页 |
1.4 荧光粉的主要性能指标 | 第18-20页 |
1.4.1 激发和发射光谱 | 第18页 |
1.4.2 发光效率 | 第18-19页 |
1.4.3 色坐标 | 第19-20页 |
1.4.4 发光寿命 | 第20页 |
1.4.5 色温及显色指数 | 第20页 |
1.5 硼酸盐基荧光粉研究进展 | 第20-22页 |
1.6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1.6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2页 |
1.6.2 论文研究内容 | 第22页 |
1.6.3 创新点 | 第22-24页 |
2 实验与测试 | 第24-29页 |
2.1 实验所用试剂及仪器设备 | 第24-25页 |
2.1.1 实验原料 | 第24页 |
2.1.2 仪器设备 | 第24-25页 |
2.2 实验制备技术 | 第25-27页 |
2.2.1 技术背景 | 第25页 |
2.2.2 Na_3Gd_2(BO_3)_3 基荧光粉的制备过程 | 第25-26页 |
2.2.3 Y_2Ba_3B_4O_(12)基荧光粉的制备过程 | 第26-27页 |
2.3 样品的表征 | 第27-29页 |
2.3.1 物相和结构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3.2 发光性能分析 | 第28页 |
2.3.3 颗粒形貌分析 | 第28-29页 |
3 Na_3Gd_2(BO_3)_3 基荧光粉的合成与研究 | 第29-53页 |
3.1 引言 | 第29页 |
3.2 Na_3Gd_2(BO_3)_3:Eu~(3+)荧光粉制备工艺研究 | 第29-35页 |
3.2.1 样品制备过程 | 第29-30页 |
3.2.2 不同煅烧温度制备Na_3Gd_(1.95)(BO_3)_3:0.05Eu~(3+)荧光粉 | 第30-33页 |
3.2.3 不同保温时间制备Na_3Gd_(1.95)(BO_3)_3:0.05Eu~(3+)荧光粉 | 第33-35页 |
3.3 不同掺杂量Na_3Gd_(2-x)(BO_3)_3:xEu~(3+)荧光粉的制备与研究 | 第35-41页 |
3.3.1 Na_3Gd_(2-x)(BO_3)_3:xEu~(3+)荧光粉的物相形貌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3.2 Na_3Gd_(1.7)(BO_3)_3:0.3Eu~(3+)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3.3 不同Eu~(3+)掺杂量的Na_3Gd_(2-x)(BO_3)_3:xEu~(3+)发光性分析 | 第38-41页 |
3.4 Na_3Gd_2(BO_3)_3:Tb~(3+),Eu~(3+)荧光粉的制备与研究 | 第41-48页 |
3.4.1 Na_3Gd_2(BO_3)_3:Tb~(3+),Eu~(3+)荧光粉的物相形貌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4.2 Na_3Gd_2(BO_3)_3:Tb~(3+),Eu~(3+)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分析 | 第43-45页 |
3.4.3 Na_3Gd_2(BO_3)_3:Tb~(3+),Eu~(3+)荧光粉中Tb~(3+)和Eu~(3+)的能量传递机制 | 第45-48页 |
3.5 Na_3Gd_(2-x)(BO_3)_3:xDy~(3+)荧光粉的制备与研究 | 第48-52页 |
3.5.1 Na_3Gd_(2-x)(BO_3)_3:xDy~(3+)荧光粉的物相形貌分析 | 第48-49页 |
3.5.2 Na_3Gd_(2-x)(BO_3)_3:xDy~(3+)荧光粉的激发发射光谱 | 第49-50页 |
3.5.3 不同Dy~(3+)掺杂量的Na_3Gd_(2-x)(BO_3)_3:xDy~(3+)发光性分析 | 第50-52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4 Y_2Ba_3B_4O_(12)基荧光粉的合成与研究 | 第53-70页 |
4.1 引言 | 第53页 |
4.2 Y_2Ba_3B_4O_(12):Dy~(3+)荧光粉制备工艺研究 | 第53-59页 |
4.2.1 样品制备过程 | 第53-54页 |
4.2.2 不同煅烧温度制备Y_(1.9)Ba_3B_4O_(12):0.1Dy~(3+)荧光粉 | 第54-56页 |
4.2.3 不同保温时间制备Y_(1.9)Ba_3B_4O_(12):0.1Dy~(3+)荧光粉 | 第56-58页 |
4.2.4 不同预烧温度制备Y_(1.9)Ba_3B_4O_(12):0.1Dy~(3+)荧光粉 | 第58-59页 |
4.3 Y_(2-x)Ba_3B_4O_(12): xDy~(3+)荧光粉的制备与研究 | 第59-63页 |
4.3.1 Y_(2-x)Ba_3B_4O_(12): xDy~(3+)荧光粉的物相分析 | 第59-60页 |
4.3.2 Y_(2-x)Ba_3B_4O_(12):xDy~(3+)荧光粉的激发发射光谱 | 第60-61页 |
4.3.3 不同Dy~(3+)掺杂量的Y_(2-x)Ba_3B_4O_(12): xDy~(3+)发光性分析 | 第61-63页 |
4.4 Y_(2-x)Ba_3B_4O_(12): xSm~(3+)荧光粉的制备与研究 | 第63-68页 |
4.4.1 Y_(2-x)Ba_3B_4O_(12): xSm~(3+)荧光粉的物相分析 | 第64-65页 |
4.4.2 Y_(2-x)Ba_3B_4O_(12):xSm~(3+)荧光粉的激发发射光谱 | 第65页 |
4.4.3 不同Sm~(3+)掺杂量的Y_(2-x)Ba_3B_4O_(12): xSm~(3+)发光性分析 | 第65-6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5 结论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8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0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