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28页 |
1.1 酰胺合成方法的概述 | 第8-11页 |
1.1.1 均相金属催化 | 第9-10页 |
1.1.2 均相非金属催化 | 第10-11页 |
1.2 钯催化剂应用概述 | 第11-13页 |
1.2.1 均相钯催化剂的应用 | 第11-12页 |
1.2.2 负载型钯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1.3 季铵盐的应用研究进展 | 第13-18页 |
1.3.1 季铵盐作为相转移催化剂 | 第14-15页 |
1.3.2 n-Bu4NI-TBHP催化体系 | 第15-18页 |
1.3.3 季铵盐作为烷基化试剂 | 第18页 |
1.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0-28页 |
2 实验部分 | 第28-37页 |
2.1 试剂与仪器 | 第28-30页 |
2.2 芳基酯的制备 | 第30页 |
2.3 催化剂的制备 | 第30-31页 |
2.3.1 浸渍-还原法(IR) | 第31页 |
2.3.2 赖氨酸保护浸渍-还原法(LIR) | 第31页 |
2.3.3 高浓度赖氨酸浸渍-还原法(HLIR) | 第31页 |
2.4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1-32页 |
2.4.1 粉末X-射线衍射(XRD)分析 | 第31-32页 |
2.4.2 比表面积测定(N2 adsorption-desorption) | 第32页 |
2.4.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(XPS) | 第32页 |
2.4.4 透射电镜分析(TEM) | 第32页 |
2.4.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(AAS) | 第32页 |
2.5 催化剂性能评价 | 第32-33页 |
2.5.1 催化剂回收 | 第32-33页 |
2.5.2 热过滤实验 | 第33页 |
2.6 产物分析 | 第33-36页 |
2.6.1 定性分析 | 第33-34页 |
2.6.2 定量分析 | 第34-35页 |
2.6.3 反应中间体的检测与分析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7页 |
3 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筛选及制备方法的优化 | 第37-45页 |
3.1 活性组分的筛选 | 第38页 |
3.2 载体及钯负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3.3 不同赖氨酸添加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3.4 小结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
4 Pd/γ-Al_2O_3催化芳基酯与季铵盐的胺解反应 | 第45-61页 |
4.1 溶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4.2 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| 第47页 |
4.3 物料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4.4 催化剂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4.5 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6 均相与多相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| 第50页 |
4.7 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 | 第50-52页 |
4.8 热过滤实验 | 第52-53页 |
4.9 反应机理的探究 | 第53-55页 |
4.10 底物扩展实验 | 第55-58页 |
4.11 小结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5 结论 | 第61-62页 |
附录 | 第62-80页 |
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