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

金融理财类APP用户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

中文摘要第7-8页
ABSTRACT第8页
1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3 技术路线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章节安排第14-16页
2 文献探讨第16-33页
    2.1 关键概念:金融理财类APP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金融理财类APP的定义及特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金融理财类APP的主要类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金融理财类APP的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2.2 消费者行为研究及理论模型第19-22页
    2.3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用户意向及用户接受度研究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用户意向的主要研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用户接受行为研究第23-24页
    2.4 研究变量定义及操作化第24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研究变量定义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变量操作化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研究理论模型第31-33页
3 研究方法第33-38页
    3.1 研究假设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金融理财类APP的用户主体属性与收益感知、付出感知、使用意向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金融理财类APP的收益感知与用户使用意向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金融理财类APP的付出感知与使用意向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金融理财类APP的社会其他因素与使用意向第34-35页
    3.2 问卷设计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样本量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抽样过程第37-38页
4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38-62页
    4.1 金融理财类APP用户群体的主体属性第38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金融理财类APP使用群体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性别与收益感知、付出感知、使用意向的相关性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年龄与收益感知、付出感知、使用意向的相关性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职业与收益感知、付出感知、使用意向的相关性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文化程度与收益感知、付出感知、使用意向的相关性分析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收入与收益感知、付出感知、使用意向的相关性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7 手机应用投入成本第54-55页
    4.2 收益感知与用户使用意向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功能特征与使用意向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性能感知与用户使用意向第56页
    4.3 付出感知与使用意向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费用感知与用户使用意向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易用性感知与用户使用意向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风险感知与用户使用意向第58页
    4.4 社会其他影响因素与使用意向第58-60页
    4.5 研究假说验证第60-62页
5 结论与建议第62-68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用户主体属性对金融理财类APP的使用意向不造成影响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收益感知正向影响金融理财类APP用户的使用意向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付出感知对金融理财类APP用户的使用意向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社会因素正向影响金融理财类APP用户的使用意向第64页
    5.2 发展建议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建议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对金融理财产品经营者的建议第66-67页
    5.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附调查问卷第72-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澎溪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舆情应对中我国政府与媒体的互动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