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高价金属—氧活性种的生成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
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染料废水概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染料废水的性质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染料废水的危害第12页
    1.3 抗生素概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抗生素的性质及其使用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环境中残留抗生素的危害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诱导耐药性细菌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饮用水中抗生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第14页
    1.5 染料废水和水中残留抗生素传统处理方法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物理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生物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化学法第17-20页
    1.6 离子交换树脂研究现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离子交换树脂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现状第21页
    1.7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课题的提出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-23页
第二章 高价铜—氧活性种的形成及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第23-4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3-24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催化剂的制备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验过程与分析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IDA/Cu(Ⅱ)/4-ampy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研究第27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IDA/Cu(Ⅱ)/4-ampy催化降解染料的性能研究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IDA/Cu(Ⅱ)/4-ampy催化降解染料的影响因素研究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IDA/Cu(Ⅱ)/4–ampy催化体系对不同结构有机污染物降解性能的研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IDA/Cu(Ⅱ)/4–ampy催化体系降解的机理研究第34-4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0-42页
第三章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第42-5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2-43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催化剂的制备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PS-IDA/Cu(Ⅱ)/4-ampy催化剂的表征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PS-IDA/Cu(Ⅱ)/4-ampy催化氧化性能测试第46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46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Cu含量(ICP)的测试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固体紫外-可见光光谱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红外光谱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XPS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BET测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FESEM测试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PS-IDA/Cu(Ⅱ)/4-ampy的催化氧化性能测试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PS-IDA/Cu(Ⅱ)/4–ampy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测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PS-IDA/Cu(Ⅱ)/4-ampy催化降解RR195的机理研究第54-5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四章 高价铁-氧活性种的形成及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第56-7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6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PS-IDA/Fe(Ⅱ)/4-ampy催化剂的制备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PS-IDA/Fe(Ⅱ)/4-ampy催化剂的表征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PS-IDA/Fe(Ⅱ)/4-ampy的催化氧化性能测试第59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5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固体紫外-可见光光谱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红外光谱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XPS分析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BET测试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FESEM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PS-IDA/Fe(Ⅱ)/4-ampy的催化氧化性能测试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PS-IDA/Fe(Ⅱ)/4-ampy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测试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PS-IDA/Fe(Ⅱ)/4-ampy催化降解SCP的机理研究第70-7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五章 总结第73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88-89页
致谢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PDMS/PTFE渗透汽化膜结构与分离性能研究
下一篇:智能服装柔性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