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市场论文

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对我国A股市场投资行为的研究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选题目标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3 投资者行为研究的理论综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第11-12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内容,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论文的创新点第13-14页
2 行为金融学理论概述与研究第14-21页
    2.1 现代金融理论对投资行为的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理性人假说及预期效用理论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现代金融理论分析的缺陷第14-15页
    2.2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模型第15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不确定环境下的投资者心理、行为特征与认知偏差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行为金融理论的核心:期望理论(Prospect Theory)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行为组合理论与羊群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投资行为模型第20-21页
3 我国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的问卷调查及交易分析第21-30页
    3.1 调查实验整体思路及目的第21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说明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采用实验方法的理由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调查问卷问题设计的原则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可能的问题及说明第22页
    3.3 实验内容及设计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实验样本的选取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实验的其他一些问题第23页
    3.4 调查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后见之明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过度自信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锚定效应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代表性偏差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框架效应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损失厌恶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处置效应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8 模糊厌恶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9 对心理账户的检验第28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28-30页
4 行为金融学对我国A股市场投资现象与投资行为分析第30-38页
    4.1 我国A股市场投资现象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我国A股投资者行为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我国A股投资者构成第32页
    4.2 我国A股市场投资模式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追涨杀跌的趋势投资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土壤不服的价值投资第33页
    4.3 "羊群行为"对我国A股投资者行为研究第33-35页
    4.4 利用处置效应对我国A股投资者的行为研究第35-37页
    4.5 投资者行为对我国A股市场有效性的影响第37-38页
5 建议与结论第38-44页
    5.1 对我国A股市场建设的建议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改善投资主体结构,严格机构投资者管理第39页
    5.2 对我国A股投资者自身的建议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避免可得性偏差与代表性偏差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克服锚定心理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避免过度自信和盲目乐观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防范后见之明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个人投资者教育第40-41页
    5.3 对我国A股投资策略的建议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反向投资策略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惯性投资策略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控制情绪波动遵循价值投资策略第41-42页
    5.4 结论及不足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本文的结论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42-44页
附录 调查问卷第44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0页
后记第50-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金融生态环境、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财务舞弊
下一篇:绿色金融法律保障体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