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提升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引言 | 第8-15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 创新与不足 | 第14-15页 |
2 政府公信力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分析 | 第15-24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5-18页 |
2.1.1 生态文明 | 第15-16页 |
2.1.2 政府公信力 | 第16-18页 |
2.2 相关理论阐释 | 第18-20页 |
2.2.1 社会契约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2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3 政府公信力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| 第20-24页 |
2.3.1 政府理念公信力与生态文明建设 | 第21页 |
2.3.2 政府制度公信力与生态文明建设 | 第21-22页 |
2.3.3 政府行为公信力与生态文明建设 | 第22-24页 |
3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| 第24-33页 |
3.1 政府生态保护意识薄弱,影响理念公信力 | 第24-27页 |
3.1.1 政府缺乏应有的生态保护意识 | 第24-26页 |
3.1.2 片面追求经济绩效的政绩观导向 | 第26-27页 |
3.2 政府生态保护制度不完善,影响制度公信力 | 第27-29页 |
3.2.1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 | 第27-28页 |
3.2.2 政府生态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 | 第28-29页 |
3.3 政府履行职责不到位,影响政府行为公信力 | 第29-33页 |
3.3.1 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 | 第29-30页 |
3.3.2 政府公务人员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 | 第30-33页 |
4 生态文明视角下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思路 | 第33-44页 |
4.1 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,提升政府理念公信力 | 第33-37页 |
4.1.1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| 第33-34页 |
4.1.2 增强政府生态责任意识 | 第34-35页 |
4.1.3 建构政府生态政绩观 | 第35-37页 |
4.2 完善生态保护制度,提升政府制度公信力 | 第37-41页 |
4.2.1 建立完善的政府生态保护体系 | 第37-38页 |
4.2.2 健全政府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| 第38-39页 |
4.2.3 建立突发性生态危机事件应急制度 | 第39-41页 |
4.3 落实生态保护制度,提升政府行为公信力 | 第41-44页 |
4.3.1 加强对政府公务人员生态意识的培养 | 第41-42页 |
4.3.2 增强政府公务人员保护生态的执行力 | 第42-44页 |
5 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后记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