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中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5页 |
1.2.1 关于服务贸易基础理论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关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.3 关于韩中服务贸易现状及比较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4 关于韩中服务贸易未来发展策略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5 文献评述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结构 | 第15-16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3.2 文章结构 | 第15-16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| 第16-17页 |
2 服务贸易的理论基础 | 第17-23页 |
2.1 服务贸易的概念及分类 | 第17-18页 |
2.1.1 服务贸易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2.1.2 服务贸易的分类 | 第18页 |
2.2 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| 第18-23页 |
2.2.1 比较优势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2 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下的服务贸易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4 本章小结 | 第21-23页 |
3 韩中服务贸易发展状况比较 | 第23-32页 |
3.1 韩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分析 | 第23-26页 |
3.1.1 韩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| 第23-24页 |
3.1.2 韩国服务贸易产业结构 | 第24-26页 |
3.2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| 第26-30页 |
3.2.1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| 第26-28页 |
3.2.2 中国服务贸易产业结构 | 第28-30页 |
3.3 韩中两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比较 | 第30-32页 |
3.3.1 两国相同之处 | 第30页 |
3.3.2 两国不同之处 | 第30-32页 |
4 韩中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 | 第32-39页 |
4.1 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| 第32-34页 |
4.1.1 TC指数及测算 | 第32-33页 |
4.1.2 测算结果分析 | 第33-34页 |
4.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| 第34-36页 |
4.2.1 RCA指数及测算 | 第34-35页 |
4.2.2 测算结果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3 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3.1 CA指数及测算 | 第36-37页 |
4.3.2 测算结果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5 韩中服务贸易优劣势产业比较 | 第39-52页 |
5.1 韩中服务贸易优势产业比较 | 第39-46页 |
5.1.1 韩国优势产业及形成原因 | 第39-44页 |
5.1.2 中国优势产业及形成原因 | 第44-46页 |
5.2 韩中服务贸易劣势产业比较 | 第46-51页 |
5.2.1 韩国劣势产业及形成原因 | 第46-49页 |
5.2.2 中国劣势产业及形成原因 | 第49-51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6 促进韩中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| 第52-59页 |
6.1 促进韩国服务贸易发展 | 第52-54页 |
6.1.1 保持韩国服务贸易优势部门的市场地位 | 第52-53页 |
6.1.2 促进韩国服务贸易劣势部门的发展 | 第53-54页 |
6.2 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 | 第54-57页 |
6.2.1 保持中国服务贸易优势部门的市场地位 | 第54-56页 |
6.2.2 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劣势部门的发展 | 第56-57页 |
6.3 积极促进韩中两国服务贸易的共同发展 | 第57-59页 |
6.3.1 加强双边交流与合作 | 第57页 |
6.3.2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| 第57-58页 |
6.3.3 注重对行业人才的联合培养 | 第58-59页 |
7 结论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后记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