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园艺论文--设施园艺(保护地栽培)论文--温室论文

基于PLC的温室植物生长环境要素调控系统研制
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1.2 温室植物生长关键环境要素调控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第14-15页
    1.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课题来源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15-17页
第二章 系统整体方案的确定第17-25页
    2.1 系统设计目标第17页
    2.2 控制器的确定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多种控制方式的比较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PLC简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HMI触摸屏简介第20-21页
    2.3 系统整体方案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系统总体结构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系统总体流程图第22-2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3-25页
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第25-47页
    3.1 硬件系统的搭建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LED补光系统的搭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喷雾灌溉-降温一体化系统的搭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风送式CO_2补施系统的搭建第27-28页
    3.2 控制部件的选型与介绍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PLC的选择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HMI触摸屏的选择第30-31页
    3.3 LED补光模块的硬件选型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光照传感器的选择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LED补光灯的选择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继电器的选择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补光模块安装效果第33-34页
    3.4 喷雾模块的硬件选型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温湿度传感器的选择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喷雾水泵的选择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变频器的选择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其他辅助部件的选择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喷雾模块安装效果第39-40页
    3.5 CO_2补施模块的硬件选型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CO_2传感器的选择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CO_2钢瓶的选择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风扇的选择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其他辅助部件的选择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CO_2补施模块安装效果第42-43页
    3.6 控制电路的连接及系统调试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控制电路的连接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系统调试及可靠性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第47-65页
    4.1 编程环境及编程步骤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软件编程环境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软件编程步骤第48页
    4.2 下位机软件的设计第4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软件设计框图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PLC的地址分配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主要模块的编程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1 初始化程序的编写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2 数据采集程序的编写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3 自动控制程序的编写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4 定时控制程序的编写第58-59页
    4.3 上位机界面的设计第59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上位机界面设计步骤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上位机界面设计效果第60-6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第五章 试验与分析第65-83页
    5.1 试验环境介绍第65页
    5.2 夜间延时补光对秋冬辣椒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第65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试验内容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2.1 夜间延时补光对秋冬辣椒植株高度的影响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2.2 夜间延时补光对秋冬辣椒茎粗的影响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2.3 夜间延时补光对秋冬辣椒叶片数的影响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2.4 夜间延时补光对秋冬辣椒开花/结果总数的影响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2.5 夜间延时补光对秋冬辣椒干重的影响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试验总结第71-73页
    5.3 喷雾降温系统的降温/增湿性能试验第73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试验温室内外温湿度变化情况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试验内容与方法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不同压力下的喷雾降温/增湿效果对比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试验总结第76-77页
    5.4 风送式CO_2补施系统的补偿效果试验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试验温室内CO_2浓度变化情况分析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试验设计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试验总结第80-81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81-83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3-85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83-84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84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9页
致谢第89-9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江苏省玉米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分析
下一篇:叶轮式增氧机与微孔管道曝气增氧机试验与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