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用部分相干光冷却中性原子
| 致谢 | 第1-5页 |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3页 |
| §1.1 冷原子的历史背景 | 第9页 |
| §1.2 冷原子的发展以及应用 | 第9-11页 |
| §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1-13页 |
| 2 原子的激光冷却与陷俘 | 第13-22页 |
| §2.1 Rb原子的能级结构 | 第13-15页 |
| §2.2 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力 | 第15-17页 |
| §2.3 磁光阱 | 第17-19页 |
| §2.4 偏振梯度冷却 | 第19-22页 |
| 3 部分相干激光的特性与产生 | 第22-47页 |
| §3.1 光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 | 第22-26页 |
| ·光场的时间相干性 | 第22-24页 |
| ·光场的空间相干性 | 第24-26页 |
| §3.2 部分相干光 | 第26-31页 |
| ·部分相干光的数学表述——互相干函数和复相干度 | 第26-29页 |
| ·空间—时间域 | 第29-30页 |
| ·空间—频率域 | 第30-31页 |
| §3.3 高斯-谢尔模光束(GSM)的传输变换 | 第31-33页 |
| §3.4 部分相干光的特性 | 第33-34页 |
| §3.5 部分相干光的产生——电光调制 | 第34-47页 |
| ·电光效应 | 第34-39页 |
| ·电光调制产生部分相干光 | 第39-47页 |
| 4 实验装置及结果 | 第47-70页 |
| §4.1 激光器系统及饱和吸收稳频 | 第47-55页 |
| ·半导体激光器原理 | 第47-50页 |
| ·饱和吸收稳频 | 第50-55页 |
| §4.2 磁光阱(MOT) | 第55-59页 |
| ·三维磁光阱的获得 | 第55-57页 |
| ·TOF法测量温度 | 第57-59页 |
| §4.3 实验过程及结果 | 第59-70页 |
| ·冷原子团的制备 | 第59-62页 |
| ·冷原子团温度的测量 | 第62-64页 |
| 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64-70页 |
| 5、总结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7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