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8页 |
1.1 分子印迹技术 | 第12-18页 |
1.1.1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 | 第12页 |
1.1.2 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 | 第12-13页 |
1.1.3 分子印迹技术的分类 | 第13-14页 |
1.1.4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组成 | 第14-16页 |
1.1.4.1 模板分子 | 第14页 |
1.1.4.2 功能单体 | 第14-15页 |
1.1.4.3 交联剂 | 第15-16页 |
1.1.4.4 溶剂 | 第16页 |
1.1.4.5 引发剂 | 第16页 |
1.1.5 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 | 第16页 |
1.1.6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| 第16-18页 |
1.1.6.1 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| 第16-18页 |
1.1.6.2 在模拟酶催化中的应用 | 第18页 |
1.1.6.3 在仿生传感中的应用 | 第18页 |
1.1.6.4 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| 第18页 |
1.2 纳米材料 | 第18-19页 |
1.2.1 纳米材料的概述 | 第18页 |
1.2.2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2.3 纳米材料的应用 | 第19页 |
1.3 分子印迹纳米材料 | 第19页 |
1.4 论文的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1.5 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0-28页 |
第二章 CrO_4~(2-)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| 第28-44页 |
2.1 引言 | 第28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8-32页 |
2.2.1 仪器与试剂 | 第28-29页 |
2.2.2 CrO_4~(2-)IIP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
2.2.3 吸附性能的测定 | 第30-31页 |
2.2.4 吸附选择性 | 第31页 |
2.2.5 洗脱性能的测定 | 第31-32页 |
2.2.6 样品的处理 | 第32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9页 |
2.3.1 CrO_4~(2-)-IIP的表征 | 第32-33页 |
2.3.1.1 红外光谱 | 第32页 |
2.3.1.2 扫描电镜 | 第32-33页 |
2.3.2 吸附性能的评价 | 第33-39页 |
2.3.2.1 pH值的影响 | 第33页 |
2.3.2.2 吸附热力学 | 第33-35页 |
2.3.2.3 吸附动力学 | 第35-36页 |
2.3.2.4 热力学参数 | 第36-37页 |
2.3.2.5 吸附选择性 | 第37页 |
2.3.2.6 洗脱条件的选择 | 第37-38页 |
2.3.2.7 重复使用次数 | 第38-39页 |
2.3.2.8 最大样品体积和富集因子 | 第39页 |
2.4 分析应用 | 第39-40页 |
2.4.1 工作曲线 | 第39页 |
2.4.2 共存离子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2.4.3 样品的测定 | 第40页 |
2.5 结论 | 第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4页 |
第三章 水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| 第44-56页 |
3.1 引言 | 第44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44-46页 |
3.2.1 仪器与试剂 | 第44页 |
3.2.2 SA-MIP的制备 | 第44-45页 |
3.2.3 吸附性能测定 | 第45页 |
3.2.4 吸附选择性研究 | 第45页 |
3.2.5 样品的处理 | 第45-46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2页 |
3.3.1 SA-MIP制备条件的优化 | 第46页 |
3.3.2 SA-MIP的表征 | 第46-47页 |
3.3.2.1 红外光谱 | 第46-47页 |
3.3.2.2 扫描电镜 | 第47页 |
3.3.3 吸附性能评价 | 第47-52页 |
3.3.3.1 pH值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3.3.3.2 吸附热力学 | 第48-49页 |
3.3.3.3 吸附动力学 | 第49-50页 |
3.3.3.4 热力学参数 | 第50页 |
3.3.3.5 吸附选择性 | 第50-51页 |
3.3.3.6 洗脱液条件的选择 | 第51页 |
3.3.3.7 重复使用次数 | 第51页 |
3.3.3.8 最大样品体积和富集因子 | 第51-52页 |
3.4 分析应用 | 第52-53页 |
3.4.1 工作曲线 | 第52页 |
3.4.2 样品分析 | 第52-53页 |
3.5 结论 | 第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第四章 日落黄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的研究 | 第56-72页 |
4.1 引言 | 第56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56-57页 |
4.2.1 仪器与试剂 | 第56页 |
4.2.2 SY-MIP NPs的合成 | 第56-57页 |
4.2.3 吸附性能的测定 | 第57页 |
4.2.4 吸附选择性 | 第57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7页 |
4.3.1 SY-MIP NPs的制备 | 第57-58页 |
4.3.2 SY-MIP NPs的表征 | 第58-60页 |
4.3.2.1 红外光谱 | 第58-59页 |
4.3.2.2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 | 第59-60页 |
4.3.2.3 比表面积 | 第60页 |
4.3.2.4 热重分析 | 第60页 |
4.3.3 吸附性能评价 | 第60-67页 |
4.3.3.1 pH值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4.3.3.2 吸附热力学 | 第61-62页 |
4.3.3.3 吸附动力学 | 第62-63页 |
4.3.3.4 热力学参数 | 第63-64页 |
4.3.3.5 吸附选择性 | 第64页 |
4.3.3.6 洗脱条件的选择 | 第64-66页 |
4.3.3.7 重复使用次数的影响 | 第66页 |
4.3.3.8 最大样品体积和富集因子 | 第66-67页 |
4.3.3.9 与其他吸附剂的比较 | 第67页 |
4.4 结论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结论 | 第72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