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气脱硫强化剂的作用及机理研究
| 致谢 | 第1-5页 |
| 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目次 | 第9-12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14页 |
| 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36页 |
| ·二氧化硫的污染现状及政策法规 | 第14-17页 |
| ·二氧化硫污染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二氧化硫控制的相关政策法规 | 第16-17页 |
| ·常规烟气脱硫技术 | 第17-28页 |
| ·湿法烟气脱硫 | 第18-24页 |
| ·干法烟气脱硫 | 第24-28页 |
| ·新兴烟气脱硫技术 | 第28-29页 |
| ·生物法脱硫技术 | 第28-29页 |
| ·有机胺烟气脱硫技术 | 第29页 |
| ·湿法石灰石烟气脱硫强化剂 | 第29-33页 |
| ·无机强化剂 | 第30-31页 |
| ·有机强化剂 | 第31-33页 |
| ·课题的提出 | 第33-36页 |
| 第三章 实验部分 | 第36-44页 |
| ·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36-37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36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36-37页 |
| ·模拟烟气的配置以及浆液的制备 | 第37-38页 |
| ·模拟烟气的配置与输送 | 第37-38页 |
| ·吸收浆液的制备 | 第38页 |
| ·实验装置及流程 | 第38-40页 |
| ·鼓泡脱硫装置 | 第38-39页 |
| ·喷淋塔脱硫装置 | 第39-40页 |
| ·分析方法的建立 | 第40-44页 |
| ·碘量法 | 第40-41页 |
| ·定电位电解法 | 第41-42页 |
| ·测定方法小结 | 第42-44页 |
| 第四章 鼓泡装置中的脱硫实验 | 第44-64页 |
| ·鼓泡装置中的脱硫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| 第44-51页 |
| ·不同碳酸钙试样对脱硫性能影响 | 第44-46页 |
| ·不同碳酸钙加入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不同强化剂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| ·不同强化剂浓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| ·强化剂的促进机理分析 | 第51-57页 |
| ·传质机理及反应模型 | 第51-52页 |
| ·无强化剂时不同碳酸钙加入量下浆液中的离子组成 | 第52-55页 |
| ·存在强化剂时对脱硫浆液离子组成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| ·温度对脱硫过程中浆液离子平衡的影响 | 第57页 |
| ·脱硫固体产物分析 | 第57-61页 |
| ·电镜分析 | 第58页 |
| ·能谱分析 | 第58-59页 |
| ·XRD分析 | 第59-61页 |
| ·石灰石烟气脱硫率方程拟合 | 第61-64页 |
| 第五章 喷淋塔脱硫实验评价 | 第64-76页 |
| ·强化剂种类的考评 | 第64-65页 |
| ·强化剂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评价 | 第65-66页 |
| ·强化剂加入对PH的缓冲 | 第66-67页 |
| ·强化剂加入对碳酸钙利用率的影响评价 | 第67-68页 |
| ·强化剂加入对传质的影响评价 | 第68-71页 |
| ·喷淋塔传质模型 | 第68-69页 |
| ·强化剂浓度对气相总传质系数的影响 | 第69-71页 |
| ·石灰粉粒径和浆液中氯离子的影响评价 | 第71-72页 |
| ·石灰石粒径对脱硫的影响 | 第71页 |
| ·浆液中氯离子浓度对脱硫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| ·添加强化剂后浆液的环保性能及腐蚀性能评价 | 第72-76页 |
| ·添加强化剂后脱硫浆液的COD分析 | 第72-74页 |
| ·添加强化剂后脱硫浆液的金属腐蚀性能分析 | 第74-76页 |
|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76-78页 |
| ·结论 | 第76-77页 |
| ·展望 | 第77-7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8-86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