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6-11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6-7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7-10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案及方法 | 第10页 |
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政治学意义上对善治以及电子治理的阐释 | 第11-18页 |
第一节 治理的基本理论研究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善治的内涵及基本要素 | 第12-14页 |
第三节 电子治理的内涵及特征 | 第14-16页 |
第四节 善治与电子治理的关系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我国电子治理中公众参与互动的现状和特征 | 第18-33页 |
第一节 电子治理形态下的公众参与互动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| 第18-22页 |
第二节 电子治理背景下的公众参与互动的问卷调查 | 第22-33页 |
第四章 我国电子治理发展过程中公众参与互动的困境分析 | 第33-39页 |
第一节 基于政府的视角透视 | 第33-35页 |
第二节 基于公众的视角透视 | 第35-39页 |
第五章 我国电子治理中公众参与互动的多维度思考 | 第39-56页 |
第一节 发挥政府在公众参与电子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| 第39-43页 |
第二节 完善电子治理公众参与互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| 第43-46页 |
第三节 构建现代化治理文化体系 | 第46-49页 |
第四节 提升公民参与电子治理活动的道德素质 | 第49-51页 |
第五节 他山之石:国外电子治理中公众参与互动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| 第51-56页 |
结语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