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干签名体制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符号对照表 | 第9-10页 |
| 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0-14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2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·现代密码学与数字签名的发展 | 第15-17页 |
| ·现代密码学 | 第15-16页 |
| ·数字签名的发展 | 第16-17页 |
| ·基于身份签名 | 第17-18页 |
| ·指定验证者签名 | 第18-20页 |
| ·本文内容安排及主要工作 | 第20-22页 |
| 第二章 预备知识 | 第22-34页 |
| ·概率论基础 | 第22-23页 |
| ·几个定义 | 第22-23页 |
| ·计算复杂性理论 | 第23-25页 |
| ·基本概念 | 第23-24页 |
| ·计算不可区分 | 第24-25页 |
| ·数学困难问题及其假设 | 第25-27页 |
| ·群与相关问题假设 | 第25-26页 |
| ·双线性对与相关问题假设 | 第26-27页 |
| ·数字签名形式化定义与安全模型 | 第27-29页 |
| ·形式化定义 | 第27-28页 |
| ·安全模型 | 第28-29页 |
| ·可证明安全理论及相关工具 | 第29-31页 |
| ·可证明安全理论 | 第29-30页 |
| ·Hash函数和随机预言机模型 | 第30-3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1-34页 |
| 第三章 基于身份签名方案及其扩展 | 第34-48页 |
| ·引言 | 第34-35页 |
| ·基于身份签名的形式化定义和安全模型 | 第35-37页 |
| ·基本概念 | 第35-36页 |
| ·形式化定义 | 第36页 |
| ·安全模型 | 第36-37页 |
| ·一个CP-CM安全的基于身份签名方案 | 第37-42页 |
| ·基本方案 | 第37-38页 |
| ·效率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安全性分析 | 第39-42页 |
| ·扩展方案 | 第42-46页 |
| ·健壮的密钥生成 | 第42-44页 |
| ·代理签名 | 第44-45页 |
| ·可批量验证的基于身份签名 | 第45-4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| 第四章 秘密共享方案中欺骗免疫函数的设计 | 第48-58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48-50页 |
| ·预备知识 | 第50-53页 |
| ·欺骗免疫模型 | 第50-51页 |
| ·弹性函数与SAC | 第51-53页 |
| ·主要结果 | 第53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| 第五章 抗量子计算攻击的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 | 第58-76页 |
| ·引言 | 第58-60页 |
| ·相关工作 | 第58-59页 |
| ·贡献 | 第59-60页 |
| ·抗量子计算攻击的计算性困难假设 | 第60-63页 |
| ·SSCDH假设和SSDDH假设 | 第60-61页 |
| ·MPHD假设 | 第61页 |
| ·小整数解SIS问题和采样拒绝定理 | 第61-63页 |
| ·指定验证者签名的形式化定义和安全模型 | 第63-65页 |
| ·DVS形式化定义 | 第63页 |
| ·安全模型 | 第63-65页 |
| ·两个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 | 第65-70页 |
| ·SDVS方案I | 第65-66页 |
| ·SDVS方案II | 第66页 |
| ·安全性证明 | 第66-70页 |
| ·基于双峰格的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 | 第70-75页 |
| ·DVS方案 | 第70-71页 |
| ·安全性证明 | 第71-7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| 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76-7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8-92页 |
| 致谢 | 第92-94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94-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