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1 绪论 | 第13-22页 |
·立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4-22页 |
·镉铅污染状况概述 | 第14-15页 |
·镉污染状况概述 | 第14-15页 |
·铅污染状况概述 | 第15页 |
·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| 第15-17页 |
·植物对镉铅的生长响应及其耐性机理 | 第17-19页 |
·镉铅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| 第17页 |
·镉铅对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·镉铅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·植物对镉铅的富集特征 | 第19-22页 |
·植物对镉铅的区域化分布 | 第19页 |
·植物对镉铅的亚细胞分布 | 第19-20页 |
·植物根际环境的重金属形态 | 第20页 |
·植物根际环境的土壤酶活性 | 第20-22页 |
2 研究方案 | 第22-24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·镉铅处理对马缨丹生长响应及其耐性机理研究 | 第22页 |
·镉铅处理对马缨丹生长响应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| 第22页 |
·镉铅处理对马缨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| 第22页 |
·马缨丹对镉铅的富集特征研究 | 第22-23页 |
·马缨丹对镉铅的富集特征 | 第22页 |
·镉铅在马缨丹亚细胞中的分布特征 | 第22-23页 |
·镉铅对马缨丹根际环境的影响 | 第23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3-24页 |
3 马缨丹对镉的生长响应及其耐性机理研究 | 第24-3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4-27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24-25页 |
·试验设计与处理 | 第25页 |
·测定项目和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生物量测定 | 第25-26页 |
·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| 第26页 |
·抗氧化系统测定 | 第26-27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1页 |
·不同浓度镉处理对马缨丹生物量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不同浓度镉处理对马缨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| 第28页 |
·不同浓度镉处理对马缨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| 第28-31页 |
·讨论 | 第31-33页 |
·结论 | 第33-34页 |
4 马缨丹对镉的富集特征及其机理研究 | 第34-4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4-37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34-35页 |
·试验设计与处理 | 第35页 |
·测定项目和方法 | 第35-36页 |
·土壤和植物样品中镉含量测定 | 第35页 |
·亚细胞组分中镉含量测定 | 第35页 |
·土壤不同重金属形态中镉含量测定 | 第35-36页 |
·土壤酶活性测定 | 第36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6-3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4页 |
·不同浓度镉处理对马缨丹富集特征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不同浓度镉处理对马缨丹各器官中镉含量的影响 | 第37页 |
·不同浓度镉处理对马缨丹各器官中镉富集量的影响 | 第37页 |
·不同浓度镉处理对马缨丹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不同浓度镉处理对马缨丹各亚细胞组分中镉含量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·不同浓度镉处理对马缨丹根际镉形态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·不同浓度镉处理对马缨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讨论 | 第44-47页 |
·结论 | 第47-48页 |
5 马缨丹对铅的生长响应及其耐性机理研究 | 第48-5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48页 |
·试验设计与处理 | 第48-49页 |
·测定项目和方法 | 第49页 |
·生物量测定 | 第49页 |
·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| 第49页 |
·抗氧化系统测定 | 第49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4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不同浓度铅处理对马缨丹生物量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不同浓度铅处理对马缨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| 第50页 |
·不同浓度铅处理对马缨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·讨论 | 第52-53页 |
·结论 | 第53-54页 |
6 马缨丹对铅的富集特征及机理研究 | 第54-6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4-55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54页 |
·试验设计与处理 | 第54页 |
·测定项目和方法 | 第54-55页 |
·土壤和植物样品中铅含量测定 | 第54页 |
·细胞组分中铅含量测定 | 第54页 |
·土壤不同重金属形态中铅含量测定 | 第54页 |
·土壤酶活性测定 | 第54-55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5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5-61页 |
·不同浓度铅处理对马缨丹富集特征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·不同浓度铅处理对马缨丹各器官中铅含量的影响 | 第55页 |
·不同浓度铅处理对马缨丹各器官中铅富集量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·不同浓度铅处理对马缨丹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的影响 | 第56页 |
·不同浓度铅处理对马缨丹各亚细胞组分中铅含量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·不同浓度铅处理对马缨丹根际铅形态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·不同浓度铅处理对马缨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·讨论 | 第61-63页 |
·结论 | 第63-64页 |
7 全文主要结论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