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3页 |
| 1 绪论 | 第13-22页 |
| ·传感器 | 第13页 |
| ·光纤传感 | 第13-16页 |
| ·光纤传感的发展与优势 | 第13-15页 |
| ·光纤传感器的分类 | 第15-16页 |
| ·液位传感器简述及分类 | 第16-17页 |
| ·光纤液位传感器简述及分类 | 第17-19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| 第19-22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20-22页 |
| 2 光纤模间干涉及保偏光纤基本理论 | 第22-36页 |
| ·光纤模式基本理论 | 第22-25页 |
| ·光纤模式求解 | 第22-24页 |
| ·偏振光简述 | 第24-25页 |
| ·光纤中的偏振光理论 | 第25-29页 |
| ·光纤中的双折射效应 | 第25-26页 |
| ·保偏光纤简述 | 第26-28页 |
| ·保偏光纤快轴和慢轴理论分析 | 第28-29页 |
| ·光纤模间干涉理论 | 第29-35页 |
| ·光的干涉 | 第29-30页 |
| ·光纤Mach-Zehnder干涉仪 | 第30-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3 基于保偏光纤纤芯错位熔接的液位传感器的设计及实验分析 | 第36-49页 |
| ·传感器的制作及原理 | 第36-41页 |
| ·传感器的结构和制作方法 | 第36-41页 |
| ·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| 第41页 |
| ·基于错位熔接的光纤液位传感实验 | 第41-48页 |
| ·传感系统的组成 | 第41-42页 |
| ·液位测量原理 | 第42-45页 |
| 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5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4 多边形光纤扰模技术研究 | 第49-55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49-50页 |
| ·多模光纤理论简析 | 第50-51页 |
| ·光纤色散 | 第50页 |
| ·多模光纤模式传输 | 第50-51页 |
| ·光纤焦比退化特性 | 第51页 |
| ·四边形光纤和八边形光纤的模式仿真模拟 | 第51-54页 |
| ·多边形光纤模式模拟分析 | 第51-52页 |
| ·模式相关因素模拟分析 | 第52-5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5 总结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| ·总结 | 第55页 |
| ·展望 | 第55-56页 |
| ·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6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