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9-19页 |
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1-17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·文献述评 | 第17页 |
·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9-28页 |
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定义及理论发展演进 | 第19-20页 |
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定义 | 第19页 |
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发展演进 | 第19-20页 |
·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| 第20-25页 |
·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| 第21页 |
·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资产价格渠道理论 | 第22-25页 |
·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渠道理论 | 第25-28页 |
·银行贷款渠道 | 第25-26页 |
·资产负债表渠道 | 第26-28页 |
第3章 我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| 第28-42页 |
·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相关变量的构建 | 第28-29页 |
·变量选取 | 第28页 |
·条件假设与模型设定 | 第28-29页 |
·样本数据选取与处理 | 第29-30页 |
·结构参数估计 | 第30-41页 |
·平稳性检验 | 第30-31页 |
·协整检验 | 第31-32页 |
·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| 第32-33页 |
·VAR模型估计 | 第33-36页 |
·SVAR模型的识别 | 第36-37页 |
·脉冲响应函数 | 第37-39页 |
·方差分解 | 第39-41页 |
·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我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 | 第42-45页 |
·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现状 | 第42页 |
·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不畅通的原因分析 | 第42-45页 |
·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够成熟 | 第42-43页 |
·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强,监管手段单一 | 第43页 |
·市场微观主体不能对货币政策的调整及时作出反应 | 第43-45页 |
第5章 完善我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对策 | 第45-49页 |
·充分发展金融市场,提高资产价格传导效应 | 第45-46页 |
·进一步规范、发展股票市场 | 第45页 |
·完善货币市场,提高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联度 | 第45-46页 |
·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,提高房地产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| 第46页 |
·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,完善中央银行间接调控机制 | 第46-47页 |
·增加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| 第47页 |
·保持中央银行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| 第47页 |
·提高微观主体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反应程度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后记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