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利用TALENs技术创制水稻广亲和新材料

中文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5页
中文文摘第5-10页
绪论第10-12页
第1章 文献综述第12-38页
   ·水稻的起源和籼粳亚种的演化第12-13页
   ·水稻的杂种优势及机理研究第13-16页
     ·杂种优势的发现第13页
     ·水稻的杂种优势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杂种优势的机理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·杂种优势的经典假说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·杂种优势的新假说第15-16页
   ·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及其杂种不育问题第16-17页
   ·水稻籼粳杂种不育的细胞学原因第17-19页
     ·雄配子败育第17-18页
     ·雌配子败育第18页
     ·其他细胞学原因导致的杂种不育第18-19页
   ·水稻广亲和种质资源的发现及广亲和概念由来第19-20页
   ·水稻广亲和性的遗传模型第20-23页
     ·单位点孢子体-配子体互作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 ·重复隐性基因配子致死模型第21-23页
   ·广亲和基因的遗传标志和精细定位第23-31页
     ·广亲和基因的遗传标志第23-25页
     ·广亲和基因的精细定位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·目前已经定位的雌性不育基因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·目前已经定位的雄性不育基因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已克隆的水稻亚种间杂交不育基因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·雌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及作用机制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·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和作用机制第29-31页
   ·广亲和基因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及存在问题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广亲和基因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现状第31页
     ·广亲和基因在遗传育种上的问题第31-32页
   ·水稻籼粳杂种优势的利用思路第32页
   ·TALENs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上的应用第32-35页
     ·TALE蛋白功能的发现第33页
     ·TALE蛋白的结构特征第33页
     ·TALENs技术的形成及作用原理第33-34页
     ·TALENs技术在作物上的应用现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TALENs技术作用效率及特点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TALENs技术在植物应用上的发展第35页
   ·展望第35-38页
第2章 靶向基因的TALENs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分析第38-52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8-44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38页
       ·水稻品种第38页
       ·菌株和质粒第38页
       ·试剂和仪器第38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·运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获取水稻广亲和基因和香味基因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·TALEN的靶位点预测与选择第39页
       ·TALENs靶基因的序列确认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·对应靶序列的TAL识别模块组装以及表达载体构建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·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·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及潮霉素筛选第43页
       ·转基因水稻植株RNA提取及cDNA测序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4-50页
     ·水稻广亲和基因和水稻香味基因的结构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的靶基因序列分析第45页
     ·TALENs的靶位点选择第45-46页
     ·TALENs表达载体构建与鉴定第46-48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及潮霉素筛选验证第48-49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水稻植株RNA水平的表达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·小结第50-52页
第3章 TALENs介导水稻广亲和及香型突变体的检测体系建立第52-66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52-55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52页
       ·供试水稻品种第52页
       ·菌株和质粒第52页
       ·试剂和仪器第52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·TALENs介导突变体检测体系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·靶位点测序鉴定第54页
       ·TALENs介导突变体的稳定性分析第54页
       ·TALENs创制水稻突变材料的表型分析第54页
       ·TALENs介导突变体的聚合第54-5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5-65页
     ·TALENs介导检测体系的建立与突变体的获得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·TALENs介导S4突变体的获得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·TALENs介导S5突变体的获得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·TALENs介导OsBADH2突变体第58-59页
     ·TALENs介导突变体的稳定性分析第59-62页
     ·去外源TALENs表达框T1突变株的检测第62-63页
     ·TALENs介导突变体的表型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·TALENs介导多基因敲除研究第64-65页
   ·小结第65-66页
第4章 讨论第66-70页
   ·TALENs技术对的转基因水稻发展的意义第66页
   ·TALENs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第66-67页
   ·TALENs蛋白的作用时期及其应用第67-68页
   ·籼粳杂种不育问题的复杂性第68-69页
   ·后续工作第69-70页
附录1 缩写词及文中所用特殊标示符第70-71页
附录2 实验试剂及仪器第71-72页
附录3 实验方法第72-79页
附录4 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第79-81页
附录5 实验材料目的基因序列与野生型的blast比对第81-87页
附录6 终载体TALE识别模块的列验证第87-88页
附录7 愈伤不断继代获得不同突变植株第88-90页
附录8 突变体的T1代自交分离比第90-92页
参考文献第92-106页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06-108页
致谢第108-110页
个人简历第110-114页

论文共11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阳离子型生物质造纸助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
下一篇: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信息服务研究--基于媒介素养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