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7页 |
·表面微纳复合结构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表面微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自下而上方法 | 第13页 |
·自上而下方法 | 第13页 |
·脉冲激光制备功能性微纳表面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7页 |
·脉冲激光诱导固体表面亚波长波纹结构 | 第14-16页 |
·脉冲激光调控固体表面光学性能 | 第16页 |
·脉冲激光调控固体材料表面润湿性能 | 第16-17页 |
·固体材料表面多功能的集成 | 第17页 |
·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| 第17-23页 |
·金属电极活性基底 | 第19页 |
·金属溶胶活性基底 | 第19页 |
·金属岛膜活性基底 | 第19-21页 |
·化学刻蚀和化学沉积的活性基底 | 第21页 |
·双金属纳米粒子活性基底 | 第21页 |
·复合方法有序组装活性基底 | 第21-23页 |
·课题意义及前人工作 | 第23-24页 |
·课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| 第23页 |
·前人工作 | 第23-24页 |
·本课题研究内容 | 第24-2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·文章简介 | 第25-27页 |
第2章 超快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机理 | 第27-37页 |
·飞秒激光与金属作用 | 第28-29页 |
·飞秒激光与非金属相互作用 | 第29-35页 |
·电离过程 | 第30-32页 |
·自由电子产生 | 第32-33页 |
·相变机理 | 第33-34页 |
·激光-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| 第34-35页 |
·超短脉冲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多尺度量子建模 | 第35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3章 飞秒激光诱导硅表面亚微米ripple结构 | 第37-53页 |
·飞秒激光试验装置与设备 | 第37-40页 |
·飞秒激光系统 | 第37-38页 |
·六自由度精密移动平台 | 第38页 |
·计算机控制系统 | 第38-39页 |
·CCD成像实时观测系统 | 第39-40页 |
·飞秒激光诱导硅表面ripple结构 | 第40-48页 |
·烧蚀阈值 | 第41页 |
·偏振方向和扫描速度 | 第41-44页 |
·扫描间隔 | 第44页 |
·加工环境 | 第44-45页 |
·大面积ripple结构制备 | 第45-47页 |
·ripple结构应用 | 第47-48页 |
·飞秒激光加工的超短时间尺度观测 | 第48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4章 ripple表面自组装金纳米颗粒阵列复合结构的制备 | 第53-65页 |
·镀膜与热处理 | 第53-55页 |
·热处理制备纳米颗粒的机理 | 第55-56页 |
·在ripple表面自组装金纳米颗粒阵列 | 第56-63页 |
·制备方法及参数优化 | 第56-58页 |
·不同膜厚对金纳米颗粒分布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·ripple形貌对金纳米颗粒分布的影响 | 第60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5章 微纳复合结构的表面增强拉曼效应研究及扩展应用 | 第65-83页 |
·拉曼光谱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| 第65-70页 |
·表面增强拉曼的基本原理 | 第66-70页 |
·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制备实验研究 | 第70页 |
·微纳复合结构的表面增强拉曼测试 | 第70-80页 |
·SERS增强因子 | 第71-72页 |
·不同基底的拉曼测试 | 第72-74页 |
·不同膜厚的拉曼测试 | 第74-78页 |
·基底的均匀性测试 | 第78-79页 |
·基底的稳定性测试 | 第79-80页 |
·微纳复合结构的其他扩展应用 | 第80-82页 |
·抗反射光谱 | 第80-81页 |
·超疏水性 | 第81-8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83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| 第95-97页 |
已发表论文 | 第95页 |
已申请专利 | 第95-97页 |
致谢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