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公安工作论文--公安行政工作论文--政治工作论文

善治理念下警民和谐关系的构建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1 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的目标与意义第11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1-14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4-15页
2 善治理念下和谐警民关系的理论基础第15-20页
   ·基本概念分析第15-19页
     ·警民关系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善治第16-19页
   ·警民关系的基本属性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警民关系具有客观性第19页
     ·警民关系具有公共性第19页
     ·警民关系具有相关性和互利性第19页
     ·警民关系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第19-20页
3 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第20-25页
   ·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和谐的警民关系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第20页
     ·和谐的警民关系利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第20页
     ·和谐警民关系有利于提升公安机关工作成效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和谐警民关系有利于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第21页
   ·和谐警民关系的影响因素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主体要素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客体要素第22页
     ·媒介要素第22页
     ·环境要素第22页
   ·新时期影响警民关系和谐的几种模糊认识第22-25页
     ·重商品经济发展轻警民和谐关系构建第22-23页
     ·重警察自身责任轻社会民众积极配合第23-24页
     ·附庸俗经济利益影响正常警民关系确立第24-25页
4 当前警民关系现状及形成的原因分析第25-31页
   ·新中国成立以来警察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公安机关队伍整体素质普遍提高第25页
     ·公安机关队伍执法能力普遍提升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公安机关队伍工作方法不断创新第26页
   ·我国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的现实困境第26-28页
     ·警民关系有疏远冷漠的现象存在第26页
     ·公共危机处理不当导致群体事件发生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新闻舆论无序传播导致警察形象受损第27页
     ·民众积极配合警务工作的意识有待提升第27-28页
   ·现阶段警民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  ·部分警察服务意识淡薄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公安机关社会回应机制不健全第29-30页
     ·网络虚拟化致使网络传播无序化第30-31页
5 善治理念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对策与思路第31-41页
   ·从主体因素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·以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为宗旨提高为民服务水平第31页
     ·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为核心提升警察队伍清正廉洁品质第31-32页
     ·以“作风优良、能力过硬”为目标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第32-33页
   ·从客体角度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加强对公安机关的职能性质与工作范围的了解第33页
     ·加大对法律规范中公民义务的学习并积极践行第33页
     ·履行“积极公民”职责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工作第33-34页
   ·从媒介角度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·发挥新闻媒体意识形态引导功能传播正能量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完善新闻媒体的监督机制确保信息公开透明第35-37页
   ·从环境角度分析第37-41页
     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促进警民和谐合作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树立高效便捷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 营造积极文化氛围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建立健全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回应机制助推警民关系和谐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责任约束机制促进法治机关建设第40-41页
6 总结第41-42页
7 参考文献第42-44页
后记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应对能力问题研究
下一篇: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戒毒公共服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