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插图清单 | 第12-14页 |
附表清单 | 第14-16页 |
1 绪论 | 第16-26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(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)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(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) | 第17-24页 |
·研究内容及方法(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s) | 第24-26页 |
2 研究区概况 | 第26-38页 |
·自然地理条件(Physiographic Condition) | 第26页 |
·区域地质背景(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) | 第26-28页 |
·矿井地质条件(Geological Condition of Coal Mine) | 第28-32页 |
·矿井水文地质条件(Hydrogeology Condition of Coal Mine) | 第32-38页 |
3 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| 第38-54页 |
·构造地质条件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| 第41-45页 |
·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| 第45-54页 |
4 煤层开采覆岩破坏规律研究 | 第54-68页 |
·煤层开采覆岩破坏高度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采动覆岩破坏带高度计算 | 第56-67页 |
·煤层开采覆岩破坏规律 | 第67-68页 |
5 顶板砂岩突水主控因素分析 | 第68-82页 |
·顶板砂岩突水因素分析 | 第68-70页 |
·5煤开采实践分析 | 第70-79页 |
·煤层开采顶板突水主控因素选择与分析 | 第79-82页 |
6 基于层次分析法模型建立及评价 | 第82-94页 |
·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设计 | 第82-83页 |
·评价模型建立与分析 | 第83-91页 |
·突水危险性评价及分析 | 第91-94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94-96页 |
·结论 | 第94-95页 |
·展望 | 第95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-10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