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遗产语境下旧厂房再生的策略与方法--以万山汞矿机选厂改造利用为例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课题的提出及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课题的提出 | 第10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内容、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·概念的界定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·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国外发展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发展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与结构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研究结构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| 第17-28页 |
·工业遗产保护相关理论 | 第17-20页 |
·工业遗产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·工业遗产的价值 | 第18-19页 |
·工业遗产保护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工业遗产再生的理论 | 第20-22页 |
·工业遗产再生概念阐释 | 第20页 |
·工业遗产再生基本理念 | 第20-21页 |
·工业遗产再生的原则 | 第21页 |
·工业遗产再生的方式 | 第21-22页 |
·国内外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实践 | 第22-28页 |
·外国工业遗产再利用实践 | 第22-24页 |
·中国工业遗产再利用实践 | 第24-27页 |
·再利用实践研究总结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万山汞矿遗址与其近现代工业遗产的关系 | 第28-43页 |
·万山汞矿遗址历史地位 | 第28-35页 |
·万山汞矿遗址概况 | 第28-30页 |
·万山汞矿遗址历史沿革 | 第30-31页 |
·万山汞矿遗址价值研究 | 第31-34页 |
·万山汞矿遗址真实性完整性 | 第34-35页 |
·万山汞矿近现代工业遗产概况 | 第35-39页 |
·近现代工业遗产与汞矿遗址的关系 | 第36-37页 |
·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价值研究 | 第37-38页 |
·万山汞矿遗址和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保护要求 | 第38-39页 |
·万山汞矿近现代工业遗产中的代表性建筑——机选厂 | 第39-42页 |
·机选厂的概况与历史 | 第39-40页 |
·机选厂现状 | 第40-41页 |
·机选厂保护要求 | 第41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机选厂改造利用模式及策略研究 | 第43-66页 |
·机选厂改造利用导则 | 第43-49页 |
·机选厂改造利用的原则 | 第43-44页 |
·机选厂改造利用的功能定位 | 第44-46页 |
·机选厂改造利用指导方针 | 第46页 |
·机选厂改造利用目标 | 第46-48页 |
·机选厂改造利用优势评估 | 第48页 |
·机选厂改造利用环境评估 | 第48-49页 |
·保留—历史再现 | 第49-50页 |
·对工业历史记忆的保留方式 | 第49页 |
·保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| 第49-50页 |
·机选厂的改造利用对工业历史的呼应 | 第50页 |
·整治—环境重塑 | 第50-53页 |
·废物清理与场地修整 | 第50-51页 |
·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 | 第51-52页 |
·拆除工业构件再利用 | 第52-53页 |
·机选厂改造利用的环境整治总体策略 | 第53页 |
·改造—空间营造 | 第53-61页 |
·改造的必要性 | 第53页 |
·改造前提 | 第53-55页 |
·空间策略 | 第55-58页 |
·局部更新 | 第58页 |
·形象再造 | 第58-59页 |
·细部处理 | 第59-60页 |
·光环境设计 | 第60-61页 |
·机选厂改造部分总体策略 | 第61页 |
·增添—以新衬旧 | 第61-64页 |
·新增部分设计原则 | 第61页 |
·新增部分设计策略 | 第61-63页 |
·新增部分材料选择 | 第63-64页 |
·机选厂新增部分设计总体策略 | 第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5章 机选厂改造利用方案设计 | 第66-87页 |
·周边环境调研及厂房资料测绘整理 | 第66-72页 |
·工业环境 | 第66页 |
·资料收集整理 | 第66-71页 |
·村民需求调研 | 第71页 |
·万山地区发展需求调查 | 第71页 |
·项目性质及项目定位 | 第71-72页 |
·再现工业历史 | 第72-74页 |
·整体厂房与主要设备 | 第72页 |
·生产场景及工艺流程 | 第72-73页 |
·周边环境 | 第73-74页 |
·环境重塑 | 第74-78页 |
·存在问题 | 第74页 |
·废物清理与生态修复 | 第74-75页 |
·场地空间关系与交通组织 | 第75-77页 |
·工业构件再利用 | 第77-78页 |
·空间改造 | 第78-83页 |
·建筑结构稳定性评估 | 第78页 |
·总体空间结构 | 第78-79页 |
·空间加层与分割 | 第79页 |
·功能流线 | 第79-82页 |
·局部更新 | 第82页 |
·空间节点 | 第82-83页 |
·细部处理 | 第83页 |
·以新衬旧 | 第83-85页 |
·新增部分空间设计 | 第83-84页 |
·材料构造 | 第84-85页 |
·展示内容与展示方式 | 第85-8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结论 | 第87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2页 |
致谢 | 第92-93页 |
附件 | 第93-95页 |
附录A 机选厂改造前测绘图 | 第95-98页 |
附录B 改造方案 | 第98-10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