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环境生物学论文--环境微生物学论文

基于宏基因组的未培养互营烃降解菌‘Candidatus Smithella cisternae的生物信息学研究

附件第1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14页
英文缩略表第14-15页
第一章 引言第15-27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5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-27页
     ·产甲烷条件下降解石油烃的微生物第15-18页
     ·互营菌的代谢特点与保守结构域第18-21页
     ·宏基因组研究策略第21-27页
第二章 中温正十六烷烃厌氧降解产甲烷富集物群落分析第27-34页
   ·实验目的第27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27-30页
     ·样品来源第27页
     ·仪器和试剂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28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28-30页
   ·结果第30-32页
     ·样品概况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微生物群落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·讨论第32-34页
第三章 ‘Candidatus Smithella cisternae’基因组获得与遗传特性研究第34-62页
   ·实验目的与技术路线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实验目的第34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34-35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样品来源第35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试剂第35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·实验结果第36-60页
     ·序列过滤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序列拼接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宏基因组基因概况第38-40页
     ·基因组聚类第40-43页
     ·菌株M82_1 基因组注释第43-60页
   ·讨论第60-62页
     ·draft genome中gaps的填补第60页
     ·烷烃的起始降解机制第60页
     ·代谢产物丁酰Co A、乙酰Co A、丙酰Co A的循环利用第60-61页
     ·延胡索酸的回补第61-62页
第四章 结论、不足与展望第62-64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62-63页
     ·中温正十六烷烃厌氧降解产甲烷富集物群落分析第62页
     ·中温正十六烷烃厌氧降解产甲烷富集物宏基因组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·工作不足与展望第63-64页
     ·未获得其他菌的基因组第63页
     ·实验验证第63页
     ·分离出单菌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1页
附录第71-80页
致谢第80-81页
作者简历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十字花科共线性分析及数据库平台的构建
下一篇:基于CASA模型的锡林郭勒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与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