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枯草不同部位的质量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夏枯草不同部位的活性成分研究 | 第11-31页 |
·、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11-12页 |
·、材料 | 第12-13页 |
·、方法与结果 | 第13-29页 |
·样品溶液的制备 | 第13页 |
·色谱条件 | 第13页 |
·指纹图谱的研究 | 第13-18页 |
·主要成分与特征成分的研究 | 第18-27页 |
·熊果酸的UPLC含量测定 | 第27-29页 |
·结论 | 第29-31页 |
第二章 夏枯草果穗水分、灰分的含量测定 | 第31-36页 |
·、仪器与试剂 | 第31页 |
·、材料 | 第31-32页 |
·、方法与结果 | 第32-35页 |
·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结果 | 第33-35页 |
·结论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夏枯草标准药材指纹图谱的建立 | 第36-42页 |
·、仪器与试剂 | 第36页 |
·、材料 | 第36-37页 |
·、方法与结果 | 第37-41页 |
·样品溶液的制备 | 第37页 |
·色谱条件 | 第37-38页 |
·指纹图谱的建立 | 第38-40页 |
·对照图谱的建立 | 第40页 |
·指纹图谱相似度的评价 | 第40-41页 |
·、结论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| 第42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附录一 综述-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模式及发展趋势 | 第47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