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超声测厚系统设计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超声波测厚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| 第11-13页 |
| 第二章 超声测厚基础及通用技术 | 第13-23页 |
| ·超声测厚的物理基础 | 第13-17页 |
| ·超声波的定义 | 第13页 |
| ·超声波的类型 | 第13-15页 |
| ·超声波传播速度 | 第15-16页 |
| ·超声波衰减 | 第16-17页 |
| ·超声波探头选择 | 第17-19页 |
| ·压电效应 | 第17页 |
| ·直探头原理 | 第17-18页 |
| ·探头的耦合 | 第18-19页 |
| ·超声测厚的分类 | 第19-22页 |
| ·共振干涉法 | 第19-20页 |
| ·穿透法 | 第20-21页 |
| ·脉冲回波法 | 第21页 |
| ·兰姆波测厚仪 | 第21-2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| 第三章 超声测厚的总体设计方案 | 第23-27页 |
| ·系统的总体方案 | 第23页 |
| ·系统总体设计 | 第23-26页 |
| ·硬件系统设计 | 第24-25页 |
| ·软件系统设计 | 第25-26页 |
| ·本章总结 | 第26-27页 |
| 第四章 超声测厚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| 第27-40页 |
| ·超声发射电路的设计 | 第27-33页 |
| ·超声脉冲的分析研究 | 第27-28页 |
| ·超声激励电路的选择 | 第28-29页 |
| ·超声发射电路参数分析 | 第29-33页 |
| ·超声接收电路设计 | 第33-36页 |
| ·限幅电路 | 第33页 |
| ·放大电路 | 第33-35页 |
| ·滤波电路 | 第35-36页 |
| ·门控信号 | 第36页 |
| ·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| 第36-39页 |
| ·MAX19586 简介 | 第37-38页 |
| ·A/D 采样电路 | 第38-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| 第五章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| 第40-63页 |
| ·小波降噪分析 | 第40-43页 |
| ·小波降噪方法与其他方法对比 | 第40-41页 |
| ·小波变换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·小波降噪原理及步骤 | 第42-43页 |
| ·小波降噪的方法 | 第43-46页 |
| ·极大值重构法降噪 | 第43-44页 |
| ·小波阈值法 | 第44-46页 |
| ·平移不变量法 | 第46页 |
| ·小波降噪质量评价体系 | 第46-49页 |
| ·选择合适的小波基 | 第47-48页 |
| ·选择合适的分解层数 | 第48-49页 |
| ·改进的阈值降噪和降噪效果 | 第49-51页 |
| ·时间差求厚度 | 第51-54页 |
| ·相关算法 | 第51-53页 |
| ·抛物插值法 | 第53-54页 |
| ·重构算法 | 第54-58页 |
| ·分段 DFT 求初相位 | 第55-56页 |
| ·信号重构 | 第56页 |
| ·频域求相位差 | 第56-58页 |
| ·测厚结果分析 | 第58-62页 |
| ·得到基准信号 | 第59页 |
| ·测厚范围确定 | 第59-60页 |
| ·系统测厚结果分析 | 第60-6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7-69页 |
| 致谢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