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1. 绪论 | 第6-11页 |
| ·选题缘起及意义 | 第7-8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2. 都市现代化与审美现代性的形成 | 第11-21页 |
| ·都市现代化的社会背景 | 第11-15页 |
| ·19 世纪工业技术的天堂和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 | 第11-13页 |
| ·城市日常生活结构的改变 | 第13-15页 |
| ·审美现代性的形成 | 第15-21页 |
| ·现代性的定义 | 第15-16页 |
| ·现代性的神话:巴尔扎克的巴黎 | 第16-18页 |
| ·现代生活的英雄:波德莱尔与“浪荡子” | 第18-19页 |
| ·现代性的批判:马克思的“融化”图景 | 第19-21页 |
| 3. 现代艺术中对现代都市场域的构建 | 第21-45页 |
| ·现代艺术的兴起与发展 | 第21-22页 |
| ·现代都市场域的形成——以 19 世纪的巴黎城为例 | 第22-27页 |
| ·乔治·奥斯曼对巴黎城的改造 | 第22-24页 |
| ·现代都市表征——拱廊与工业建筑 | 第24-27页 |
| ·现代艺术中对都市生活景观的呈现 | 第27-39页 |
| ·对社会主体“人”的呈现 | 第28-31页 |
| ·对现代都市场域的视觉呈现 | 第31-39页 |
| ·公共场所 | 第32-35页 |
| ·私密场所 | 第35-36页 |
| ·休闲场所 | 第36-39页 |
| ·现代艺术对都市场域的审美建构 | 第39-45页 |
| ·对都市物象的当下展示 | 第39-41页 |
| ·对都市生活的逃离与幻想 | 第41-45页 |
| 4. 现代艺术中对都市现代化的反思 | 第45-62页 |
| ·都市扩张所带来的创伤体验 | 第45-50页 |
| ·都市人异化 | 第45-46页 |
| ·商品拜物教 | 第46-49页 |
| ·本雅明与“浪荡子”的孤独美学 | 第49-50页 |
| ·现代艺术对都市现代化的反思 | 第50-60页 |
| ·对现代生活的观望与凝视——以爱德华·马奈的绘画为例 | 第50-54页 |
| ·都市时空的流动与错位——以罗伯特·德劳内的绘画为例 | 第54-57页 |
| ·都市灵魂的控诉与呐喊——以爱德华·蒙克的绘画为例 | 第57-60页 |
| ·现代艺术对都市生活的审美重构 | 第60-62页 |
| ·对现实生活的物化结果做出审美性补偿 | 第60-61页 |
| ·个体的解放与救赎 | 第61-62页 |
| 结语 | 第62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| 后记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