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一章 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及立题依据 | 第7-19页 |
| ·植物内生菌的研究概况 | 第7-9页 |
| ·研究概况 | 第7-8页 |
| ·国内外现状 | 第8-9页 |
| ·植物内生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| 第9-12页 |
| ·内生菌抗肿瘤活性物质 | 第9-11页 |
| ·内生菌抗菌活性物质 | 第11-12页 |
| ·重楼的药用价值及其内生菌研究 | 第12-13页 |
| ·重楼植物的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| 第13页 |
| ·重楼内生菌的研究进展 | 第13页 |
| ·三七的药用价值及其内生菌研究 | 第13-17页 |
| ·三七药用价值的研究 | 第14-17页 |
| ·三七内生菌的研究进展 | 第17页 |
| ·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| 第17-19页 |
| 第二章 重楼、三七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 | 第19-27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2页 |
| ·样品采集与实验用品的准备 | 第19页 |
| ·植物样品的清洗 | 第19页 |
| ·样品表面消毒及检测 | 第19-20页 |
| ·分离培养基 | 第20-21页 |
| ·植物样品的预处理和菌株的分离与保存 | 第21-22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2-23页 |
| ·样品表面消毒检测结果 | 第22页 |
| ·样品预处理方法与分离效果 | 第22页 |
| ·分离培养基与分离效果 | 第22-23页 |
| ·LF1 菌株的鉴定 | 第23-26页 |
| ·实验菌株与准备 | 第24页 |
| ·DNA提取和检测 | 第24-2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第三章 重楼、三七植物内生放线菌抗菌活性的测试 | 第27-31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7页 |
| ·培养基 | 第27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第四章 发酵工艺与次级代谢产物提取工艺的筛选 | 第31-37页 |
| ·重楼、三七植物内生放线菌发酵工艺的筛选 | 第31-32页 |
| ·发酵时间的筛选 | 第31-32页 |
| ·发酵温度的筛选 | 第32页 |
| ·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| 第32页 |
| ·重楼、三七植物内生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提取工艺的筛选 | 第32-3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第五章 目标菌株的发酵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、鉴定 | 第37-77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37页 |
| ·培养基 | 第37-38页 |
| ·固体培养基 | 第37页 |
| ·液体培养基 | 第37-38页 |
| ·仪器与试剂 | 第38-39页 |
| ·目标菌株的活与化发酵 | 第39页 |
| ·目标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| 第39-76页 |
| ·H6248 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 | 第39-47页 |
| ·LF1 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 | 第47-61页 |
| ·196 菌的大量发酵 | 第61-66页 |
| ·KIB0352 菌的发酵 | 第66-7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| ·总结 | 第77页 |
| ·展望 | 第77-79页 |
| 致谢 | 第79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| 研究成果 | 第84-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