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| ·题目意义 | 第8页 |
| ·恶臭污染的特点 | 第8-10页 |
| ·恶臭物质的测定进展 | 第10-11页 |
| ·恶臭污染排放标准进展 | 第11页 |
| ·国内外恶臭治理研究技术进展 | 第11-16页 |
| ·氧化法 | 第11-12页 |
| ·吸收法 | 第12页 |
| ·吸附法 | 第12-13页 |
| ·燃烧法 | 第13页 |
| ·生物法 | 第13-14页 |
| ·纳米材料净化技术 | 第14页 |
| ·等离子体法 | 第14页 |
| ·联合法 | 第14-16页 |
| 第二章 炼油厂恶臭污染概况 | 第16-22页 |
| ·炼油厂恶臭污染来源 | 第16-17页 |
| ·炼油厂恶臭污染控制措施 | 第17-18页 |
| ·废气处理 | 第17页 |
| ·废水处理 | 第17-18页 |
| ·废渣处理 | 第18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8-22页 |
| ·简介 | 第18页 |
| ·地理环境 | 第18-19页 |
| ·工程地质 | 第19页 |
| ·应用实例 | 第19-22页 |
| 第三章 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技术改造方案筛选 | 第22-46页 |
| ·技术改造背景 | 第22页 |
| ·技术改造的意义 | 第22-23页 |
| ·余热锅炉改造的意义 | 第22页 |
| ·脱硫脱硝除尘系统建设的意义 | 第22-23页 |
| ·技术改造目标 | 第23页 |
| ·余热锅炉改造目标 | 第23页 |
| ·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建设目标 | 第23页 |
| ·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23-24页 |
| ·原料来源与生产规模 | 第24-25页 |
| ·余热锅炉单元烟气参数 | 第24页 |
| ·脱硝脱硫除尘设施进口烟气参数 | 第24-25页 |
| ·产品方案 | 第25页 |
| ·净化烟气 | 第25页 |
| ·外排废水 | 第25页 |
| ·固体废弃物 | 第25页 |
| ·辅助材料来源、用量及规格 | 第25-28页 |
| ·脱硝剂 | 第25-26页 |
| ·脱硫吸收剂 | 第26页 |
| ·絮凝剂 | 第26页 |
| ·工程建设依托条件 | 第26-28页 |
| ·烟气脱硝单元 | 第28-32页 |
| ·技术选择原则 | 第28页 |
| ·脱硝工艺原理 | 第28-29页 |
| ·脱硝工艺流程 | 第29-30页 |
| ·催化剂的选择 | 第30-31页 |
| ·工艺方案选择 | 第31-32页 |
| ·洗涤吸收单元 | 第32-39页 |
| ·FCC烟气特点 | 第32页 |
| ·技术选择原则 | 第32-33页 |
| ·洗涤吸收工艺原理 | 第33页 |
| ·洗涤吸收工艺流程 | 第33-35页 |
| ·脱硫除尘技术选择 | 第35-38页 |
| ·脱硫除尘工艺选择 | 第38-39页 |
| ·余热锅炉改造单元 | 第39-43页 |
| ·技术特点 | 第39-40页 |
| ·改造原则 | 第40页 |
| ·烟气系统 | 第40页 |
| ·汽水系统 | 第40-41页 |
| ·工程改造内容 | 第41-43页 |
| ·改造方案 | 第43页 |
| ·50万吨/年催化装置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单元运行情况 | 第43-46页 |
| ·物料耗量及产品质量 | 第43-44页 |
| ·产品质量 | 第44-45页 |
| ·数据对比 | 第45页 |
| ·装置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45-46页 |
| 第四章 结论 | 第46-47页 |
| ·炼油厂恶臭污染调查结论 | 第46页 |
| ·永坪炼油厂催化装置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技术改造研究结论 | 第46-47页 |
| 致谢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