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生气的配方溶液法脱硫脱碳工艺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目录 | 第6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21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页 |
| ·天然气脱硫脱碳方法 | 第8-12页 |
| ·脱硫脱碳方法分类 | 第8-11页 |
| ·醇胺法 | 第11-12页 |
| ·砜胺法 | 第12页 |
| ·国内外脱硫脱碳技术进展 | 第12-18页 |
| ·国外现状 | 第12-17页 |
| ·国内现状 | 第17-18页 |
| ·研究进展 | 第18页 |
| ·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思路 | 第18-21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9-21页 |
| 第2章 净化要求与方案设计 | 第21-26页 |
| ·原料气条件及净化要求 | 第21-22页 |
| ·原料气性质 | 第21页 |
| ·净化要求 | 第21-22页 |
| ·脱硫脱碳方案初选与流程建立 | 第22-23页 |
| ·伴生气脱硫脱碳方法初选 | 第22-23页 |
| ·伴生气脱硫脱碳流程框图 | 第23页 |
| ·模拟方案及热力学模型 | 第23-26页 |
| ·模拟流程建立 | 第23-24页 |
| ·热力学模型 | 第24-26页 |
| 第3章 脱硫脱碳配方溶液净化效果分析 | 第26-35页 |
| ·配方溶液中醇胺浓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| 第26-30页 |
| ·MDEA+H_2O溶液 | 第26页 |
| ·DIPA+H_2O溶液 | 第26-27页 |
| ·MDEA+DIPA+H_2O溶液 | 第27-28页 |
| ·MDEA+DEA+H_2O溶液 | 第28-29页 |
| ·MDEA+MEA+H_2O溶液 | 第29-30页 |
| ·配方溶液中砜胺浓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| 第30-34页 |
| ·Sulfinol-M溶液 | 第30-32页 |
| ·Sulfinol-D溶液 | 第32-34页 |
| 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4章 脱硫脱碳工艺参数分析 | 第35-45页 |
| ·伴生气入吸收塔温度 | 第35-36页 |
| ·吸收压力 | 第36-37页 |
| ·气液比 | 第37-38页 |
| ·再生温度 | 第38-39页 |
| ·富液入再生塔温度 | 第39-41页 |
| ·贫液入吸收塔温度 | 第41-42页 |
| ·吸收塔塔板数 | 第42-43页 |
| ·小结 | 第43-45页 |
| 第5章 脱硫脱碳工艺过程分析及概念设计 | 第45-58页 |
| ·增压方案 | 第45-46页 |
| ·压缩机分类 | 第45页 |
| ·增压流程 | 第45-46页 |
| ·重烃溶解与分离方案 | 第46-49页 |
| ·能量回收方案 | 第49-51页 |
| ·压力能回收的意义 | 第49-50页 |
| ·压力能回收原理 | 第50页 |
| ·能量回收系统工艺流程 | 第50-51页 |
| ·工艺方案初步设计 | 第51-57页 |
| ·工艺流程图 | 第51-54页 |
| ·主要工艺参数 | 第54页 |
| ·主要物流参数 | 第54-55页 |
| ·关键设备尺寸及选型 | 第55-57页 |
| ·小结 | 第57-58页 |
|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| 第58-59页 |
| ·结论 | 第58页 |
| ·建议 | 第58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-6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