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国外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研究及应用现状 | 第13页 |
·国内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研究及应用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寒冷地区混凝土的破坏 | 第15-16页 |
·混凝土的冻融损伤 | 第15页 |
·混凝土抗冻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| 第15-16页 |
·裂缝修补材料的要求 | 第16-17页 |
·裂缝修补材料选择 | 第17-20页 |
·自密实混凝土 | 第18-19页 |
·聚合物的改性机理 | 第19-20页 |
·裂缝修补施工工艺 | 第20-21页 |
·主要的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寒冷地区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性能及配合比设计 | 第22-33页 |
·原材料 | 第22-27页 |
·水泥 | 第22-23页 |
·砂 | 第23页 |
·粗集料 | 第23-24页 |
·粉煤灰 | 第24-25页 |
·减水剂 | 第25-26页 |
·聚合物乳液 | 第26-27页 |
·水 | 第27页 |
·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| 第27-31页 |
·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各方法的特点 | 第27-28页 |
·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| 第28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研究 | 第33-51页 |
·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机理 | 第33-35页 |
·流动机理 | 第33-34页 |
·自密实机理 | 第34-35页 |
·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| 第35-38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5-37页 |
·工作性技术要求 | 第37-38页 |
·配制参数对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影响 | 第38-46页 |
·水胶比 | 第38页 |
·胶凝材料总量 | 第38-40页 |
·粉煤灰掺量 | 第40-41页 |
·砂率 | 第41-43页 |
·粗集料的形状 | 第43-46页 |
·优选配合比 | 第46页 |
·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 | 第46-48页 |
·自密实混凝土的密实性能 | 第48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和粘结性能研究 | 第51-67页 |
·配制参数对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 | 第51-56页 |
·水胶比 | 第51-52页 |
·胶凝材料总量 | 第52-53页 |
·粉煤灰掺量 | 第53-54页 |
·砂率 | 第54-55页 |
·粗集料的形状 | 第55-56页 |
·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 | 第56-59页 |
·柔韧性 | 第59-61页 |
·界面粘结性 | 第61-66页 |
·影响新老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因素分析 | 第61-62页 |
·界面粘结性能的试验方法 | 第62-64页 |
·界面粘结性能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4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五章 自密实混凝土干缩和耐久性研究 | 第67-77页 |
·干缩 | 第67-70页 |
·干缩性能的试验方法 | 第67-68页 |
·干缩性能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8-70页 |
·抗渗性 | 第70-72页 |
·抗渗性能的测试方法 | 第70-71页 |
·抗渗性能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71-72页 |
·抗冻性 | 第72-76页 |
·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 | 第72-73页 |
·抗冻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73-7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六章 自密实混凝土的微观SEM分析 | 第77-81页 |
·试样的制备 | 第77页 |
·扫描电镜图片及分析 | 第77-8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81-83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81-82页 |
·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6页 |
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6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6页 |
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