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CONTENTS | 第10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·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稳定性研究背景 | 第13-16页 |
·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背景 | 第13-15页 |
·隧道支护理论的研究背景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隧道围岩变形及稳定性理论 | 第18-26页 |
·隧道围岩变形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隧道围岩稳定的影响因素 | 第19-20页 |
·地质因素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·人为因素的影响 | 第20页 |
·隧道围岩的力学特性 | 第20-23页 |
·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 | 第20-22页 |
·隧道围岩的二次应力状态 | 第22页 |
·围岩支护后的应力状态和稳定后的应力状态 | 第22-23页 |
·工程背景 | 第23-25页 |
·通道隧道隧道地质特征 | 第23页 |
·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| 第23-25页 |
·工程地质评价 | 第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半岩半土隧道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| 第26-34页 |
·有限元的发展 | 第26页 |
·有限元法的优缺点 | 第26-27页 |
·ADINA 简介 | 第27-28页 |
·ADINA 软件介绍 | 第27-28页 |
·ADINA 求解过程 | 第28页 |
·半岩半土隧道有限元模拟 | 第28-32页 |
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8页 |
·有限元模型的本构关系 | 第28-30页 |
·边界条件的选取 | 第30-31页 |
·初始应力场的施加 | 第31页 |
·单元生死的设置 | 第31页 |
·渗流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半岩半土隧道围岩数值模拟 | 第34-59页 |
·引言 | 第34页 |
·模型参数 | 第34-35页 |
·计算边界条件 | 第35页 |
·隧道有限元模型 | 第35-36页 |
·隧道开挖与支护过程的模拟 | 第36-37页 |
·数值结果分析 | 第37-57页 |
·初始应力场平衡结果 | 第37-38页 |
·隧道相对埋深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·土岩交界线在掌子面不同高度的影响 | 第40-44页 |
·有无支护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·喷射混凝土厚度的影响 | 第46-49页 |
·喷射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| 第49-52页 |
·有无锚杆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·地下水的影响 | 第54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5章 半岩半土隧道施工监测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| 第59-69页 |
·隧道施工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| 第59页 |
·隧道施工监测的任务 | 第59页 |
·监控量测信息反馈方法 | 第59-62页 |
·理论反馈法 | 第60-61页 |
·经验反馈法 | 第61-62页 |
·通道隧道围岩监测项目 | 第62-63页 |
·通道隧道施工变形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 | 第63-65页 |
·隧道施工喷层和围岩接触应力监测与分析 | 第64-65页 |
·锚杆内力监测与分析 | 第65页 |
·现场监控量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| 第65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·结论 | 第69页 |
·展望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5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