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金湖凹陷高集油田阜一段沉积微相与储层特征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第1章 绪论第8-16页
   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8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-12页
     ·沉积微相的发展第8-11页
     ·储层评价的进展第11-12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地层对比与划分第12页
     ·沉积相的划分及主要特征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储层特征研究第13页
   ·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3页
   ·主要成果第13-15页
   ·研究工区的工作量第15-16页
第2章 地质概况第16-22页
   ·区域地质简况第16-17页
   ·区域地层第17-19页
   ·构造特征第19-20页
   ·勘探开发历程第20-22页
第3章 沉积微相研究第22-63页
   ·研究区地层划分第22-24页
   ·相标志第24-36页
     ·岩性特征第24页
     ·沉积构造特征第24-29页
     ·古物源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 ·粒度特征分析第32-36页
   ·沉积微相类型第36-39页
     ·水下分流河道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河口砂坝微相第37-38页
     ·远砂坝第38页
     ·前缘席状砂微相第38页
     ·分流河道间湾微相第38-39页
   ·单井相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·沉积微相展布第41-44页
     ·平面分布特征第42页
     ·E_1f_1~2砂层组沉积微相特征及展布第42-43页
     ·E_1f_1~1砂层组沉积微相特征及展布第43-44页
   ·砂体展布特征第44-59页
     ·E_1f_1~2砂层组砂体展布第44-52页
     ·E_1f_1~1砂层组砂体展布第52-59页
   ·剖面特征第59-62页
   ·沉积模式第62-63页
第4章 储层特征研究第63-92页
   ·成岩作用第63-73页
     ·成岩作用类型第63-72页
     ·成岩演化阶段第72-73页
   ·孔隙发育特征第73-77页
     ·孔隙类型第73-75页
     ·喉道类型第75-77页
   ·储层物性特征第77页
   ·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第77-89页
     ·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第78-79页
     ·储层非均质分类及其评价参数第79-80页
     ·储层层内非均质性第80-83页
     ·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第83页
     ·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第83-89页
   ·储层分类评价第89-91页
   ·应用效果分析第91-92页
第5章 结论与认识第92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96页
个人简介第96-9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97-98页
致谢第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塔北西部岩性圈闭地震识别与评价
下一篇:高邮凹陷南部断裂带油气富集规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