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3页 |
1 材料 | 第13-14页 |
·瘤种 | 第13页 |
·动物 | 第13页 |
·试剂 | 第13页 |
·药物 | 第13-14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14页 |
2 方法 | 第14-18页 |
·细胞培养与计数 | 第14-15页 |
·细胞复苏 | 第14页 |
·细胞传代 | 第14-15页 |
·细胞冻存 | 第15页 |
·动物模型的建立 | 第15-16页 |
·分组、处理 | 第16页 |
·观察指标 | 第16页 |
·HE 染色 | 第16-17页 |
·免疫组化实验 | 第17页 |
·结果判定 | 第17-18页 |
·统计方法 | 第18页 |
3 结果 | 第18-25页 |
·各组裸鼠一般状况比较 | 第18-19页 |
·各组肾癌组织病理表现比较 | 第19页 |
·各组肾癌组织 HIF-1α 表达比较 | 第19-21页 |
·各组肾癌组织 VEGF 表达比较 | 第21-22页 |
·各组肾癌组织 AQP1 表达比较 | 第22-25页 |
4 讨论 | 第25-33页 |
1 肾癌与微血管生成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(VEGF)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2 缺氧诱导因子(HIF-1α )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 | 第26-28页 |
3 AQP1 与微血管生成之间的关联 | 第28-29页 |
4 VEGF、HIF-1α 、AQP1 三者之间关系密切 | 第29页 |
5 三仙胶囊对裸鼠肾癌组织 VEGF、HIF-1α 、AQP1 表达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6 三仙胶囊抑制肾癌生长的中医机理 | 第31-33页 |
5 结论 | 第33页 |
6 创新点 | 第33-34页 |
7 不足与展望 | 第34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附图 1 各组肾癌组织 HE 染色图 | 第40-41页 |
附图 2 各组肾癌组织 HIF-1α 免疫组化表达图 | 第41-42页 |
附图 3 各组肾癌组织 VEGF 免疫组化表达图 | 第42-43页 |
附图 4 各组肾癌组织 AQP1 免疫组化表达图 | 第43-44页 |
综述 | 第4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英文缩略语表 | 第56-5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