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述西周时期乐的功用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0页 |
| ·选题背景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7-8页 |
| 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8-9页 |
| ·本文主要思路 | 第9-10页 |
| ·主要内容 | 第9页 |
| ·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| 第二章 乐在西周之前的基本状况 | 第10-16页 |
| ·乐的考古学定位 | 第11页 |
| ·巫乐的启蒙到礼乐的渐兴 | 第11-14页 |
| ·乐在西周之前的功用 | 第14-16页 |
| ·原始乐的功用 | 第14页 |
| ·夏商乐的主要功能 | 第14-16页 |
| 第三章 西周时期乐的概况 | 第16-35页 |
| ·乐的机构和管理 | 第16-19页 |
| ·负责乐的管理——春官诞生 | 第17页 |
| ·乐官制度 | 第17-19页 |
| ·乐悬 | 第19-20页 |
| ·宫廷雅乐 | 第20-21页 |
| ·音乐器具和音律使用 | 第21-24页 |
| ·音乐器具 | 第21-22页 |
| ·音律节奏 | 第22-23页 |
| ·使用方式 | 第23-24页 |
| ·乐的教育 | 第24-25页 |
| ·考古文物中的体现音乐水平的代表 | 第25-35页 |
| ·北方地区(主要以山西和陕西代表)的乐器 | 第26-33页 |
| ·南方地区出土的乐器代表 | 第33-35页 |
| 第四章 西周时期乐的功用 | 第35-40页 |
| ·音乐艺术本身的发展 | 第35页 |
| ·礼乐互补,造就等级 | 第35-36页 |
| ·一以贯之的为政治服务功能 | 第36-37页 |
| ·乐的教化作用 | 第37-38页 |
| ·塑造民族文化共同心理 | 第38-40页 |
| 结论 | 第40-4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| 致谢 | 第43-44页 |
| 作者学术成果情况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