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基于含氮杂环配体光磁功能MOFs的研究和Ru(Ⅱ)纳米球的超分子自组装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38页
 第一节 MOFs和SCCs的研究进展第12-23页
     ·金属-有机框架(MOFs)的研究进展第12-18页
     ·超分子配位化合物(SCCs)的研究进展第18-23页
 第二节 MOFs和SCCs的区别与联系第23-26页
 第三节 含氮有机配体在MOFs和SCCs中应用现状第26-27页
 第四节 3d-4f混金属配合物的研究现状第27-29页
     ·3d-4f混金属配合物的磁学性质研究第27-28页
     ·3d-4f混金属配合物的光学性质研究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混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策略第29页
 第五节 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9-31页
 参考文献第31-38页
第二章 由配体H_3ctia构筑的3d-4f、4f和3d金属-有机骨架第38-129页
 第一节 3d-4f混金属配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和光磁性质研究第39-70页
     ·实验部分第39-43页
     ·配合物的单晶结构测定与描述第43-57页
     ·部分配合物的磁学性质研究第57-62页
     ·部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第62-67页
     ·配合物1-18的XRPD第67-69页
     ·配合物1-9的热稳定性研究第69-70页
 第二节 4f金属配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和光磁性质研究第70-92页
     ·实验部分第70-72页
     ·配合物21-34的单晶结构测定与描述第72-80页
     ·部分配合物的磁学性质研究第80-83页
     ·部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第83-90页
     ·部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第90-92页
 第三节 3d配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和光磁性质研究第92-126页
     ·实验部分第92-95页
     ·配合物的单晶结构测定与描述第95-116页
     ·配合物的磁学性质研究第116-123页
     ·配合物42和43的荧光发射第123页
     ·部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第123-125页
     ·配合物35-43的XRPD第125-126页
 参考文献第126-129页
第三章 基于高度衍生化的三臂-(2,2':6',2"-三联吡啶)配体的Ru(Ⅱ)纳米球的超分子自组装第129-178页
 第一节 高度衍生化的三臂-(2,2':6',2")-三联吡啶配体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130-144页
     ·实验部分第130-135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135-144页
 第二节 一步法自组装高度对称的超分子纳米球第144-165页
     ·实验部分第145-147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147-165页
 第三节 基于配体ttpm和ttmm的Dimer结构片段的合成第165-171页
     ·实验部分第165-166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166-171页
 第四节 Dendrimer结构片段的合成第171-176页
     ·实验部分第171-173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173-176页
 参考文献第176-178页
第四章 结论第178-184页
 第一节 基于配体H3ctia和H2pctia构筑的光磁功能MOFs第178-180页
     ·3d-4f混金属配合物1-20第178-179页
     ·4f金属配合物21-34第179页
     ·3d金属配合物35-45第179-180页
 第二节 基于高度衍生化的三臂三联吡啶配体的超分子自组装第180-182页
     ·高度衍生化的三臂三联吡啶配体的合成第180-181页
     ·基于配体ttpm、ttmp和ttmm构筑的超分子纳米球A、B和C第181-182页
     ·基于配体ttpm和ttmm的Dimer的合成第182页
     ·Dendrimer结构片段的合成第182页
 第三节 金属-有机框架(MOFs)与超分子配合物(SCCs)的区别与联系第182-184页
致谢第184-185页
附录A 配合物1-45的部分键长键角表第185-218页
附录B 碳谱第218-222页
作者简介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整理的学术论文第222-224页

论文共22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近红外发光长余辉纳米材料的生物成像探针的制备及应用
下一篇:硅基四羰基钴催化亚胺与一氧化碳的交替共聚及环氧、亚胺和一氧化碳三组分环加成反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