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7-8页 |
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2.1 相关司法案例 | 第8页 |
2.1.1 案例一 | 第8页 |
2.1.2 案例二 | 第8页 |
2.2 案件争议焦点 | 第8-9页 |
第三章 快递员常某非法占有快件案的基本情况 | 第9-11页 |
3.1 案情介绍 | 第9页 |
3.2 分歧意见 | 第9-10页 |
3.3 争议焦点 | 第10-11页 |
3.3.1 快递员常某是否属于职务侵占罪的主体? | 第10页 |
3.3.2 快递员常某派送过程中的的行为是否可以认定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? | 第10页 |
3.3.3 快递员常某派送中的快件是否属于“本单位财物”? | 第10-11页 |
第四章 相关问题的法理分析 | 第11-21页 |
4.1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范围 | 第11页 |
4.2 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”的认定 | 第11-16页 |
4.2.1 刑法相关条文中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”的内涵 | 第12-13页 |
4.2.2 职务侵占罪中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”的内涵 | 第13-16页 |
4.3 “本单位财物”的认定 | 第16-19页 |
4.3.1 当前学术界对“本单位财物”的理解 | 第16-17页 |
4.3.2 单位对“封缄物”是否具有占有权限 | 第17-19页 |
4.4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分 | 第19-21页 |
第五章 常某非法占有快件案的分析与结论 | 第21-23页 |
5.1 常某属于职务侵占罪的主体 | 第21页 |
5.2 常某的行为可以认定为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” | 第21页 |
5.3 派送中的快件属于快递公司的“本单位财物” | 第21-22页 |
5.4 常某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| 第22-2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3-25页 |
致谢 | 第2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