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金属结构论文--钢结构论文

加腋钢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性能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7-14页
   ·引言第7页
   ·改进的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第7-12页
     ·加强型节点第8-10页
     ·削弱型节点第10-12页
   ·国内外对加腋型梁柱连接节点的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-14页
第二章 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SAP2000中的应用第14-30页
   ·Pushover分析方法的简介第14页
   ·Pushover分析的基本原理第14-18页
     ·Pushover分析的基本假设第14页
     ·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第14-16页
     ·水平侧力加载模式第16-18页
   ·Pushover分析的几种常见的方法第18-24页
     ·能力谱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 ·目标位移法第21-24页
   ·Pushover分析的基本理论在SAP2000中的应用第24-30页
     ·侧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荷载-位移曲线第24页
     ·性能点的确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·与中国反应谱相关的参数转换第25页
     ·框架非线性铰的定义第25-28页
     ·SAP2000中Pushover分析的结果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第29-30页
第三章 钢框架加腋前后的模态分析第30-43页
   ·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第30页
   ·模态分析中质量源的定义第30-31页
   ·模态分析中耦合线性结构的解耦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·特征向量法第31页
       ·改进的Ritz向量法第31-32页
   ·模态分析的质量参与系数第32页
   ·多层钢框架算例第32-33页
   ·模态分析结果及其分析第33-43页
第四章 钢框架加腋前后的Pushover分析第43-73页
   ·Pushover分析数据的准备和输入第43页
   ·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性能点的确定第43-51页
   ·性能点下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的输出第51-61页
   ·罕遇地震下性能点时塑性铰的发展状况第61-73页
第五章 结论与展望第73-74页
   ·结论第73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73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-79页
附录Ⅰ FAMA356中非线性建模参数第79-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调谐质量阻尼器对某高层建筑的减振效果分析
下一篇:高陡边坡防护措施的数值模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