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1 临床资料与方法 | 第12-22页 |
·病例来源 | 第12页 |
·疾病诊断标准 | 第12-13页 |
·西医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 | 第12页 |
·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且辨证属肝肾阴虚痰疲阻络型的诊断标准 | 第12-13页 |
·中风病的分期标准 | 第13页 |
·试验标准 | 第13-15页 |
·病例纳入标准 | 第13页 |
·病例排除标准 | 第13-14页 |
·病例剔除标准 | 第14-15页 |
·病例分组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9页 |
·研究用药 | 第15-17页 |
·观察指标 | 第17-19页 |
·疗效评定标准 | 第19-21页 |
·统计学处理方法 | 第21-22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30页 |
·一般资料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临床疗效分析 | 第23-26页 |
·临床理化指标分析 | 第26-29页 |
·再发脑血管意外情况分析 | 第29页 |
·安全性分析 | 第29-30页 |
3 讨论 | 第30-48页 |
·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恢复期中医病机探讨 | 第30-34页 |
·肝肾阴虚为基本病理基础 | 第30-32页 |
·痰瘀互结为病理改变 | 第32-33页 |
·久病入络为病理结果 | 第33-34页 |
·西医对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的相关认识 | 第34-41页 |
·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 | 第35-36页 |
·血液流变与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的关系 | 第36-37页 |
·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的关系 | 第37-39页 |
·凝血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的关系 | 第39-41页 |
·天龙复步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可能的机制探讨 | 第41-47页 |
·天龙复步汤的组方 | 第41页 |
·天龙复步汤的组方依据 | 第41-44页 |
·天龙复步汤各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| 第44-47页 |
·问题与展望 | 第47-48页 |
4 结论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5页 |
附录一:观察量表 | 第55-59页 |
附录二:文献综述 | 第59-67页 |
附录三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编的医学图书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