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宋《洞仙歌》词调及其流变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引言 | 第9-12页 |
| 第1章 《洞仙歌》词调概论 | 第12-15页 |
| ·本事探源 | 第12页 |
| ·异名问题 | 第12-13页 |
| ·宫调问题 | 第13-15页 |
| 第2章 《洞仙歌》词调的格律 | 第15-30页 |
| ·调式和体式 | 第15-23页 |
| ·四种调式 | 第15-17页 |
| ·宋代最常用词调《洞仙歌》的主要体式 | 第17-23页 |
| ·句法特点 | 第23-25页 |
| ·用韵特点 | 第25-30页 |
| ·用韵分布的情形 | 第25-28页 |
| ·用韵声情的关联 | 第28-30页 |
| 第3章 《洞仙歌》词调的题材与风格 | 第30-50页 |
| ·影响题材演变的因素 | 第30-32页 |
| ·缘其本事而作 | 第30-31页 |
| ·秦楼楚馆的繁盛 | 第31页 |
| ·唱和赠答的风气 | 第31页 |
| ·时代风俗的反映 | 第31-32页 |
| ·题材内容 | 第32-44页 |
| ·相思爱情 | 第33-34页 |
| ·抒情咏怀 | 第34-36页 |
| ·赠答祝寿 | 第36-40页 |
| ·歌咏节日 | 第40-42页 |
| ·写景咏物 | 第42-44页 |
| ·风格特征 | 第44-50页 |
| ·绮丽秀艳 | 第44-45页 |
| ·潇洒飘逸 | 第45-47页 |
| ·沉郁悲慨 | 第47-50页 |
| 第4章 《洞仙歌》词调在曲调中的流变 | 第50-58页 |
| ·创作概况 | 第50-51页 |
| ·声律特点 | 第51-54页 |
| ·词曲韵律之异 | 第51-53页 |
| ·词曲句法之异 | 第53-54页 |
| ·题材内容 | 第54-56页 |
| ·爱恨情仇 | 第54-55页 |
| ·世俗生活 | 第55-56页 |
| ·欢愉节日 | 第56页 |
| ·风格特征 | 第56-58页 |
| ·自然酣畅 | 第56-57页 |
| ·悲凉哀怨 | 第57-58页 |
| 结语 | 第58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