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缩略语表 | 第1-6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1页 |
| 前言 | 第11-14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14-26页 |
| 1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(VCI)的文献回顾 | 第14-15页 |
| ·西医对VCI的认识 | 第14-15页 |
| ·中医对VCI的认识 | 第15页 |
| 2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(VCIND)的文献回顾 | 第15-23页 |
| ·VCIND的疾病特点 | 第15-16页 |
| ·VCIND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 | 第16-17页 |
| ·VCIND的诊断 | 第17-18页 |
| ·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 | 第18-21页 |
| ·VCIND患者认知功能的干预研究 | 第21-22页 |
| ·VCIND的相关护理干预 | 第22-23页 |
| 3 经络穴位按摩的概述 | 第23-24页 |
| 4 综述小结 | 第24-26页 |
| 临床研究 | 第26-34页 |
| 1 研究对象 | 第26-27页 |
| ·诊断标准 | 第26页 |
| ·纳入标准 | 第26页 |
| ·排除标准 | 第26页 |
| ·脱落标准 | 第26页 |
| ·样本量的估计 | 第26-27页 |
| 2 研究方法 | 第27-34页 |
| ·分组方法 | 第27页 |
| ·研究工具 | 第27-29页 |
| ·护理干预措施 | 第29-30页 |
| ·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 | 第30-31页 |
| ·统计学方法 | 第31页 |
| ·质量控制 | 第31-32页 |
| ·伦理原则 | 第32-33页 |
| ·课题技术路线 | 第33-34页 |
| 结果 | 第34-42页 |
|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总体情况 | 第34页 |
| 2 干预前研究对象的总体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现状 | 第34-35页 |
| ·干预前研究对象的总体认知功能现状 | 第34页 |
| ·干预前研究对象的总体社会功能现状 | 第34-35页 |
| 3 干预前研究对象MoCA与FAQ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4 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的均衡性比较 | 第36-38页 |
| ·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均衡性比较 | 第36页 |
| ·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MoCA得分的均衡性比较 | 第36-37页 |
| ·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FAQ得分均衡性比较 | 第37-38页 |
| 5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MoCA与FAQ得分的比较 | 第38-40页 |
| ·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MoCA得分的比较 | 第38-39页 |
| ·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FAQ得分的比较 | 第39-40页 |
| 6 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MoCA与FAQ得分的比较 | 第40-42页 |
| ·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MoCA得分的比较 | 第40页 |
| ·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FAQ得分的比较 | 第40-42页 |
| 讨论 | 第42-48页 |
| 1 VCIND患者的一般资料特征 | 第42页 |
| 2 干预前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现状 | 第42-43页 |
| ·VCIND患者认知功能现状 | 第42-43页 |
| ·VCIND患者社会功能现状 | 第43页 |
| ·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 | 第43页 |
| 3 干预前后两组VCIND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改变 | 第43-44页 |
| 4 干预后两组VCIND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比较 | 第44-45页 |
| 5 头部经络穴位按摩的作用分析 | 第45-46页 |
| ·五经梳理通络法 | 第45页 |
| ·穴位按摩 | 第45-46页 |
| 6 头部经络穴位按摩的实用价值 | 第46-48页 |
| ·临床应用价值 | 第46-47页 |
| ·远期应用价值 | 第47-48页 |
| 结论 | 第48-49页 |
| 不足与展望 | 第49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7页 |
| 附录 | 第57-66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