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目录 | 第7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5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智能变电站采样回路时间性能分析算法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| ·时域分析方法 | 第10页 |
| ·频域分析方法 | 第10-12页 |
| ·时频域分析方法 | 第12页 |
| ·其他分析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智能变电站采样回路时间性能分析算法研究的难点 | 第13-14页 |
| ·本文的内容安排 | 第14-15页 |
| 2 傅立叶变换分析方法及窗函数特性研究 | 第15-27页 |
| ·傅立叶变换理论 | 第15-18页 |
| ·信号的离散化 | 第15-16页 |
| ·从连续傅立叶变换到离散傅立叶变换 | 第16-17页 |
| ·快速傅立叶变换 | 第17-18页 |
| ·傅立叶变换分析存在的问题 | 第18-22页 |
| ·频率混叠 | 第18-20页 |
| ·栅栏效应 | 第20页 |
| ·频谱泄漏 | 第20-22页 |
| ·常用窗函数特性研究 | 第22-26页 |
| ·典型的窗函数 | 第22-24页 |
| ·常用窗函数的频域特性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·窗函数的选择原则 | 第2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3 基于改进加窗插值FFT的电力信号参数估计方法 | 第27-41页 |
| ·余弦自卷积窗 | 第27-28页 |
| ·余弦自卷积窗的频谱特性分析 | 第28-33页 |
| ·主瓣宽度 | 第28-29页 |
| ·旁瓣峰值及衰减特性 | 第29-32页 |
| ·窗函数长度与卷积阶数的选取 | 第32-33页 |
| ·加窗插值算法的传统实现方法 | 第33-34页 |
| ·基于余弦自卷积窗的改进FFT参数估计方法 | 第34-39页 |
| ·基于余弦自卷积窗的改进插值校正方法 | 第34-36页 |
| ·基于多项式拟合的余弦自卷积窗频谱插值多项式求解 | 第36-38页 |
| ·α求解准确度仿真验证 | 第38-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| 4 改进加窗插值FFT算法的性能分析与仿真实验 | 第41-52页 |
| ·算法流程 | 第41-42页 |
| ·参数设置对改进加窗FFT算法性能的影响分析 | 第42-44页 |
| ·窗函数长度的影响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不同采样频率的影响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仿真实验与分析 | 第44-50页 |
| ·基波频率波动时的仿真实验 | 第44-46页 |
| ·有噪声干扰时的仿真实验 | 第46-48页 |
| ·微小相位角信号参数估计的仿真实验 | 第48-50页 |
| ·与相位差校正方法的性能对比仿真实验 | 第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| 5 改进算法在智能变电站采样回路时间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| 第52-65页 |
| ·基于改进算法的智能变电站采样回路时间性能分析 | 第52-58页 |
| ·智能变电站采样回路时间性能分析原理 | 第52-53页 |
| ·基于改进算法的智能变电站采样回路时间性能分析方法 | 第53-54页 |
| ·智能变电站采样回路时间性能分析系统及其程序实现 | 第54-58页 |
| ·现场测试环境与测试条件 | 第58-60页 |
| ·测试方案设计 | 第60-62页 |
| ·合并单元延时性能测试方案 | 第60-61页 |
| ·合并单元同步性能测试方案 | 第61-62页 |
| ·合并单元时间性能分析结果 | 第62-6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3页 |
| 附录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