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型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--以山东省为例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研究综述 | 第13-23页 |
·创业与创业机会的创新性 | 第13-15页 |
·创业概念及其分类 | 第13页 |
·创业机会及其识别 | 第13-14页 |
·创业机会的分类 | 第14-15页 |
·创新型创业及其功能作用 | 第15-17页 |
·创新型创业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·创新型创业的功能 | 第16-17页 |
·模仿型创业、自主创新及创新型创业 | 第17-20页 |
·模仿型创业及其不足 | 第17-18页 |
·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创业 | 第18-20页 |
·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研究 | 第20-23页 |
·主动转换方式 | 第20页 |
·被动转换方式 | 第20-23页 |
第3章 山东省经济增长特征及与相关省市比较 | 第23-37页 |
·山东省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 | 第23-24页 |
·山东省经济增长的产业特征 | 第24-26页 |
·轻重工业比例失衡 | 第24-25页 |
·三次产业投资中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| 第25页 |
·传统产业具有明显的粗放状态,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 | 第25-26页 |
·山东省的经济体制特征 | 第26-27页 |
·其他省市经济发展转型的经验 | 第27-37页 |
·江苏省的经验 | 第27-30页 |
·浙江省转型经验 | 第30-37页 |
第4章 山东省创新型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| 第37-49页 |
·创新型创业的体系指标构成 | 第37-45页 |
·创新型创业的测量指标 | 第37-41页 |
·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指标度量 | 第41-45页 |
·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 | 第45-49页 |
·相关性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线性回归分析 | 第46-49页 |
第5章 创新型创业促进山东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| 第49-53页 |
·调整经济发展结构,提高产业层次 | 第49-50页 |
·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 | 第49页 |
·着力打造新型制造业强省 | 第49页 |
·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| 第49-50页 |
·抑制不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倾向 | 第50页 |
·鼓励并支持非国有经济持续发展 | 第50页 |
·鼓励自主创新 | 第50-51页 |
·引进并强化先进技术 | 第50-51页 |
·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 | 第51页 |
·加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| 第51页 |
·鼓励企业开拓优质国外市场 | 第51-52页 |
·加快推进体制创新 | 第52-53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53页 |
·创新点 | 第53页 |
·不足及尚需完善处 | 第53-55页 |
·不足之处 | 第53-54页 |
·展望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