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·“代”间网络编码发展概述 | 第7-9页 |
·“代”间网络编码的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本文的组织结构与贡献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网络编码理论 | 第13-25页 |
·网络编码 | 第13-16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13-14页 |
·线性网络编码 | 第14-16页 |
·网络编码的分布式实现:随机网络编码 | 第16页 |
·“代”间网络编码 | 第16-24页 |
·代内网络编码 | 第16-17页 |
·MGM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·MGM的分组预处理过程 | 第18-19页 |
·MGM的编解码过程 | 第19-21页 |
·MGM的数学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MGM网络编码的性能 | 第22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“代”间网络编码的参数配置 | 第25-33页 |
·MGM编码参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| 第25页 |
·数学模型 | 第25-26页 |
·编码参数与分组成功传输概率的关系 | 第26页 |
·编码参数与数据有效投递率的关系 | 第26-28页 |
·数值分析 | 第28-32页 |
·混合集容量、“代”集容量与解码成功率、数据有效投递率之间关系分析 | 第28-30页 |
·冗余率与成功解码概率、有效投递率之间关系的分析 | 第30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Internet中蝴蝶网络模型的MGM解码成功率 | 第33-41页 |
·解码等待时间的计算 | 第34-35页 |
·编码分组的输出服从泊松过程 | 第35-37页 |
·同一混合集的分组到达过程服从泊松分布 | 第35-36页 |
·编码节点的输出过程为泊松过程 | 第36-37页 |
·数学模型 | 第37-39页 |
·数值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五章 一种新颖的“代”间网络编码方案及性能分析 | 第41-53页 |
·MGM网络编码的解码计算开销 | 第41-42页 |
·AGM网络编码方案以及已有改进方案介绍 | 第42-44页 |
·已有MGM改进方案 | 第42-43页 |
·AGM网络编码方案 | 第43-44页 |
·AGM,SGM与MGM方案的性能分析 | 第44-49页 |
·系统模型 | 第44-45页 |
·分组成功传输概率 | 第45页 |
·混合集第Ⅰ代分组的解码时延 | 第45-48页 |
·混合集第Ⅰ代分组的解码计算开销 | 第48-49页 |
·数值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第Ⅰ代分组的解码计算开销节省比例的比较 | 第49-51页 |
·第Ⅰ代分组的解码时延节省比例的比较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