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| 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1-13页 |
| ·对外直接投资 | 第11-12页 |
| ·产业升级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方法和创新 | 第13-1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| ·创新之处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| 第15-21页 |
| ·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| ·“雁行模式”阶段 | 第15页 |
| ·“边际产业扩张”阶段 | 第15页 |
| ·“产品生命周期”阶段 | 第15页 |
| ·“技术产业升级”阶段 | 第15-16页 |
| ·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6页 |
| ·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方面 | 第16页 |
| ·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产业升级的机理方面 | 第16页 |
| ·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产业升级的效应方面 | 第16页 |
| ·马克思主义的对外投资和产业升级理论 | 第16-19页 |
| ·资本输出理论 | 第17-18页 |
| ·资源配置理论 | 第18-19页 |
| ·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| 第19-21页 |
| 第三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| 第21-30页 |
| ·发展历程及现状 | 第21-26页 |
| ·发展过程 | 第21-22页 |
| ·现状和特征分析 | 第22-26页 |
| ·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的影响 | 第26-30页 |
| ·积极效应 | 第26-28页 |
| ·反面效应 | 第28-30页 |
| 第四章 中国家电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| 第30-37页 |
| ·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回顾与现状 | 第30-33页 |
| ·发展过程回顾 | 第30-31页 |
| ·现状分析 | 第31-33页 |
| ·中国家电行业面临的产业困境 | 第33-34页 |
| ·利润空间缩小 | 第33页 |
| ·产能过剩 | 第33-34页 |
| ·国际品牌的进入加剧了竞争 | 第34页 |
| ·频繁反倾销 | 第34页 |
| ·中国家电行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的产业升级 | 第34-37页 |
| ·家电边际产业的“梯度转移” | 第34-35页 |
| ·家电上游产业寻求 | 第35-37页 |
| 第五章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产业升级经验借鉴 | 第37-43页 |
| ·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及对经济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| ·战后恢复期(战后—60 年代) | 第37页 |
| ·迅速增长时期(70 年代) | 第37页 |
| ·高速膨胀时期(80 年代) | 第37-38页 |
| ·对外直接投资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| 第39-41页 |
| ·起步晚,发展快 | 第39页 |
| ·政府大力支持 | 第39-40页 |
| ·多元化的投资战略 | 第40页 |
| ·注重品牌塑造和保留核心技术 | 第40-41页 |
| ·逐渐放开对外直接投资 | 第41页 |
| ·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启示 | 第41-43页 |
| ·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源泉 | 第41页 |
| ·根据国内产业升级需要,进行恰当的对外直接投资 | 第41-42页 |
| ·地域布局合理化,投资形式多样化 | 第42页 |
| ·防范对外直接投资引起的产业空心化 | 第42-43页 |
| 第六章 完善对外直接投资,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政策建议 | 第43-50页 |
| ·中日对外直接投资的异同 | 第43-45页 |
| ·相似之处 | 第43-44页 |
| ·不同之处 | 第44-45页 |
| ·政策建议 | 第45-50页 |
| ·企业应对策略 | 第45-46页 |
| ·政府应对策略 | 第46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| 后记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