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印刷工业论文--其他印刷论文--木版水印论文

木版水印技艺的保护和传承--以上海朵云轩为例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绪论第10-21页
 第一节 问题的提出与意义第10-12页
 第二节 研究对象第12-15页
  一、对木版水印概念的厘定第12-14页
  二、朵云轩木版水印第14-15页
 第三节 研究起点和空间第15-21页
第一章 木版水印的历史文化渊源第21-59页
 第一节 隋唐以前:雕版印刷的铺垫第21-24页
 第二节 隋唐:墨版印刷的先行第24-30页
 第三节 宋元:套版套色的创新第30-39页
 第四节 明清:饾版拱花的发明应用第39-59页
第二章 工业时代木版水印的挑战和机遇第59-91页
 第一节 传统印刷业的衰落第59-63页
 第二 节木版水印的时代机遇第63-85页
  一、国家重视和文艺界保护第63-67页
  二、朵云轩的文化平台第67-74页
  三、艺术指导和技术梯队的结合第74-85页
 第三节 木版水印的时代危机和新的质疑第85-91页
  一、时代危机第85-88页
  二、对木版水印新的质疑第88-91页
第三章 非物质遗产保护背景下上海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的现状第91-122页
 第一节 上海朵云轩的概况第91-111页
  一、机构设置和职能分配第91-92页
  二、有秩序的工艺——对木版水印工艺流程的实践认识第92-111页
 第二节 技艺传承存在的问题第111-117页
  一、传承人的资格第111-115页
  二、传承体系的稳定第115-117页
 第三节 市场产品与平台第117-122页
  一、市场产品第117-118页
  二、市场平台第118-122页
第四章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朵云轩木版水印保护对策第122-133页
 第一节 技艺传承第122-129页
  一、身体技术第122-124页
  二、传承人保护第124-129页
 第二节 技艺运作第129-133页
  一、朵云轩木版水印的保护措施第129-130页
  二、市场拓展的思路第130-133页
结语第133-136页
参考文献第136-140页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第140-141页
致谢第141页

论文共1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
下一篇: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艺术区比较研究--以北京798艺术区和首尔仁寺洞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