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天(宇宙航行)论文--航天仪表、航天器设备、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--电气设备论文

大型太阳翼盘绕式展开机构多体动力学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6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4页
   ·数值仿真第14-15页
   ·本文研究内容第15-16页
第2章 太阳翼动力学模型简介第16-30页
   ·刚体单元第16-17页
   ·Timoshenko 梁单元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弹性能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惯性力第19页
   ·接触模型第19-22页
     ·赫兹接触理论第19-21页
     ·球与面接触模型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梁-梁碰撞第22页
   ·系统动力学方程第22-23页
   ·数值算例第23-29页
     ·两端简支梁屈曲分析第23页
     ·简支梁模态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  ·静力学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动载荷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大变形验证第28-2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3章 太阳翼多体动力学建模第30-41页
   ·盘绕式展开机构第30-37页
     ·单跨展开机构建模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梁单元划分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导槽和三角接头建模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收藏筒、底盘建模第34-35页
     ·驱动螺母建模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碰撞建模第36页
     ·驱动模式第36-37页
   ·两侧电池阵建模第37-40页
     ·电池阵建模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太阳翼对初值条件的敏感性第39-4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4章 展开机构收展可靠性分析第41-74页
   ·联动模式收展第41-43页
     ·小尺寸收展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收拢传动比分析第42页
     ·展开传动比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·随动模式收展分析第43页
   ·全尺寸收展解决方案第43-45页
     ·方案一:适时调整传动比第43页
     ·方案二:增加收藏筒长度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方案三:添加引导槽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方案四:减小节距第45页
   ·纵梁、横梁截面设计第45-51页
     ·纵梁截面积的变化第46-48页
     ·横梁截面积的变化第48-51页
   ·展开机构数据提取第51-58页
     ·底盘轴力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底盘角速度对比第52-53页
     ·随动、联动驱动力矩第53-55页
     ·驱动速度对驱动力矩的影响第55-57页
     ·收拢、展开端部位移第57-58页
   ·纵梁、横梁应变分析第58-70页
     ·第 6 跨纵梁单元应变分析第58-66页
     ·第 6 跨横梁三角框架单元应变分析第66-70页
   ·索张力变化第70-7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3-74页
第5章 太阳翼整体仿真第74-86页
   ·太阳翼收展第74-78页
     ·收拢展开对称性分析第75-77页
     ·端部晃动位移第77-78页
   ·过载分析第78-85页
     ·平动加速度过载第79-82页
     ·转动加速度过载第82-8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5-86页
第6章 总结和展望第86-88页
   ·总结第86-87页
   ·展望第87-88页
参考文献第88-92页
致谢第92-94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容积调强技术投照的质量控制和性能验证体系的建立
下一篇:超临界压力吸热型碳氢燃料热裂解及传热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