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食品安全有效监管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一、导论 | 第8-21页 |
(一)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(二) 研究综述 | 第11-15页 |
1 国外情况 | 第11-13页 |
2 国内情况 | 第13-15页 |
(三) 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 比较研究法 | 第15页 |
2 案例分析法 | 第15页 |
3 文献分析法 | 第15页 |
4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(四) 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(五) 本文的基本概念 | 第19-21页 |
1 食品安全 | 第19页 |
2 食品卫生 | 第19页 |
3 食品安全监管 | 第19页 |
4 行政执法 | 第19-20页 |
5 执行互补 | 第20-21页 |
二、食品安全监管现行法规与政策分析 | 第21-27页 |
(一) 《食品安全法》出台的时代背景 | 第21-24页 |
1 《食品卫生法》已不能适应当前食品工业的发展 | 第21-22页 |
2 国务院划分部门职能以适应食品安全监管的新形势 | 第22-23页 |
3 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催生《食品安全法》 | 第23-24页 |
(二) 《食品安全法》的重大意义和进步 | 第24-27页 |
1 首次正式明确了食品安全的定义 | 第24页 |
2 首次尝试统一食品安全的标准 | 第24-25页 |
3 尝试构建“无缝衔接”监管体制 | 第25-26页 |
4 推动了食品安全相关制度的完善 | 第26-27页 |
三、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| 第27-37页 |
(一) 新法规实施后监管格局的改进 | 第27页 |
(二) 新法规实施后存在的一些问题 | 第27-35页 |
1 处罚难 | 第28-29页 |
2 办证难 | 第29-32页 |
3 烘焙食品加工小企业的监管真空 | 第32-33页 |
4 政策执行中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严重后果 | 第33-35页 |
(三) 《食品安全法》难以有效执行的原因分析 | 第35-37页 |
1 政策设计缺乏合理性 | 第35页 |
2 政策执行者执行态度有偏差 | 第35页 |
3 政策执行对象自身素质对政策有效执行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四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些思考 | 第37-47页 |
(一) 完善《食品安全法》的政策体系 | 第37-43页 |
1 解决“处罚难”的设计 | 第39页 |
2 出台补充规则,解决办证难 | 第39-40页 |
3 协作互补,消除监管真空 | 第40-41页 |
4 通过信息互补,强化政策执行 | 第41-42页 |
5 引导和规范小作坊的生产行为 | 第42-43页 |
(二) 正确认识政府介入和法律执行间的关系 | 第43-44页 |
(三) 建立综合协调和分段监管相结合的互补机制 | 第44-45页 |
(四) 两种责任互补,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| 第45-47页 |
五、结语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