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3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4-23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·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24-25页 |
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25-29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29-31页 |
2 建设监理概述 | 第31-42页 |
·建设监理的起源与社会基础 | 第31-34页 |
·建设监理的起源 | 第31-33页 |
·建设监理的相关主体因素 | 第33-34页 |
·建设监理的西方传统文化因素 | 第34页 |
·我国建设监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| 第34-37页 |
·我国建设监理制的主要内容 | 第37-41页 |
·建设监理制的法律体系 | 第37-38页 |
·强制监理制度 | 第38-39页 |
·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 | 第39页 |
·项目法人责任制 | 第39-40页 |
·质量终身责任制 | 第40页 |
·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 | 第40-41页 |
·竣工验收备案制 | 第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监理执业环境因素分析 | 第42-90页 |
·我国工程管理组织体系内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| 第42-48页 |
·工程项目业主与项目法人 | 第42-44页 |
·非公有资本工程项目实施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公有资本工程项目实施的委托代理关系 | 第45-46页 |
·关于项目主管代理人 | 第46-48页 |
·现行建设监理制相关工程主体博弈条件分析 | 第48-64页 |
·关于工程寻租 | 第49页 |
·关于工程项目中的多重委托代理与道德风险 | 第49-51页 |
·关于层级代理中的合谋与敲诈 | 第51-57页 |
·关于多任务委托代理与激励弱化 | 第57-58页 |
·关于声誉机制和短期行为 | 第58-61页 |
·关于政府监管失灵 | 第61-62页 |
·关于工程违约、要挟与厌讼 | 第62-64页 |
·现行监理制度下的监理执业环境因素分析 | 第64-89页 |
·承包人有限度违规违约的必然性分析 | 第64-68页 |
·项目法人质量激励弱化与承包商违规策略选择 | 第68-76页 |
·项目业主的激励合约与项目法人的责任分担 | 第76-80页 |
·基于 P-S-A 标准模型的项目法人防合谋策略分析 | 第80-87页 |
·项目主管代理人的博弈行为模式分析 | 第87-8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4 现行机制下监理企业利益最大化行为模式研究 | 第90-101页 |
·监理行业发展指标分析 | 第90-91页 |
·监理企业针对项目法人的博弈行为分析 | 第91-95页 |
·监理企业的博弈行为约束条件 | 第92-93页 |
·监理企业的逐利行为模式分析 | 第93-95页 |
·监理企业的要挟行为分析 | 第95-98页 |
·监理企业与项目法人博弈模型 | 第95-96页 |
·监理人员素质博弈分析 | 第96-98页 |
·监理企业利益最大化行为实证分析 | 第98-10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0-101页 |
5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约束的监理人员执业行为模式分析 | 第101-166页 |
·文化环境与制度移植 | 第101-102页 |
·关于监理工程师的伦理困境 | 第102-110页 |
·工程中的伦理因素 | 第103-104页 |
·工程师的伦理境域分析 | 第104-108页 |
·监理工程师的伦理困境 | 第108-110页 |
·建设监理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 | 第110-111页 |
·现行机制下监理人员执业约束条件分析 | 第111-118页 |
·项目主管代理人与隐性子契约 | 第111-113页 |
·监理与承包商的关系 | 第113-115页 |
·关于工程事故累进概率 | 第115-116页 |
·监理法定权限与报告机制 | 第116-118页 |
·基于文化背景约束的监理执业情境分析 | 第118-143页 |
·基于文化背景约束的 P-S-A 修正模型假设 | 第118-124页 |
·基于 P-S-A 标准模型的监理执业情境分析 | 第124-128页 |
·基于文化背景约束下 P-S-A 修正模型的监理执业情境分析 | 第128-141页 |
·基于文化背景约束下的项目业主期望效用分析 | 第141-143页 |
·我国建设监理人员执业行为模式选择分析 | 第143-160页 |
·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约束的监理执业成本分析 | 第144-145页 |
·基于项目主管行为导向的第一类监理执业行为模式 | 第145-149页 |
·基于项目主管行为导向的第二类监理执业行为模式 | 第149-153页 |
·基于项目主管行为导向的第三类监理执业行为模式 | 第153-154页 |
·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约束的监理执业模式选择 | 第154-160页 |
·“中庸”之道与有限度违规博弈均衡 | 第160-164页 |
·“中庸”之道下的有限度违规博弈均衡 | 第160-163页 |
·现行监理制度下有限度违规均衡的法律依据 | 第163-1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64-166页 |
6 建设监理行为问题的典型案例实证研究 | 第166-185页 |
·国内工程事故现状 | 第166-168页 |
·湖南凤凰沱江大桥事故相关责任方违法行为的实证解析 | 第168-178页 |
·事故原因 | 第169页 |
·事故判决结果 | 第169-171页 |
·项目法人、承包商及监理行为实证分析 | 第171-175页 |
·工程技术人员伦理行为分析 | 第175-178页 |
·其他典型事故中相关主体行为的实证分析 | 第178-182页 |
·其他监理企业行为实证分析 | 第182-183页 |
·不可置信威胁与工程事故过程 | 第183-18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84-185页 |
7 监理行业委托代理机制优化设计 | 第185-206页 |
·机制设计 | 第185-186页 |
·监理行业委托代理机制优化目标 | 第186-193页 |
·改善监理行业发展状况 | 第186-187页 |
·解决监理人员责权利不对等问题 | 第187-188页 |
·保障项目业主和社会公众利益 | 第188-190页 |
·以监理文化主导健康的工程文化 | 第190-193页 |
·监理行业委托代理机制优化设计与分析 | 第193-206页 |
·监理委托主体辨析 | 第193-194页 |
·监理机制动力源选择 | 第194-195页 |
·新机制及其强制力运行分析 | 第195-202页 |
·可置信威胁与承包商博弈策略调整 | 第202-203页 |
·“说真话”文化与项目法人质量激励强化 | 第203-206页 |
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206-209页 |
结语 | 第209-210页 |
致谢 | 第210-21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12-219页 |
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 | 第2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