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2页 |
·锚杆支挡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锚杆支挡的发展历程 | 第12-13页 |
·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挡的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边坡工程可靠性研究 | 第14-16页 |
·结构可靠度理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边坡工程可靠性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·锚杆支护可靠性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的设计基础理论 | 第17-26页 |
·概述 | 第17页 |
·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的相关计算 | 第17-20页 |
·锚杆设计 | 第17-19页 |
·整体抗滑移稳定性安全系数 | 第19-20页 |
·滑移面搜索模型 | 第20-24页 |
·运用遗传算法求解最小稳定性系数 | 第24-25页 |
·遗传算法简介 | 第24页 |
·确定最危险滑移面的稳定性 | 第24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单根锚杆失效对应的支护结构功能函数建立 | 第26-35页 |
·锚杆的主要破坏形式 | 第26页 |
·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功能函数的建立 | 第26-28页 |
·单根锚杆失效功能函数的建立 | 第26-27页 |
·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整体抗滑移稳定性功能函数建立 | 第27-28页 |
·单根锚杆失效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| 第28-32页 |
·建立单根锚杆失效后结构内力重分布计算模型 | 第29-30页 |
·单根锚杆失效后其周边锚杆失效功能函数建立 | 第30-31页 |
·单根锚杆失效后支护结构内部稳定性功能函数的建立 | 第31-32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32-33页 |
·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可靠度分析 | 第35-49页 |
·概述 | 第35页 |
·不确定性 | 第35-36页 |
·不确定性的类型 | 第35-36页 |
·不确定性的描述 | 第36页 |
·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可靠度分析中的不确定性 | 第36页 |
·可靠性基本理论 | 第36-40页 |
·可靠性的极限状态 | 第36-37页 |
·可靠性的尺度 | 第37页 |
·支护结构设计中随机变量变异性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| 第38页 |
·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形式 | 第38-40页 |
·可靠性计算方法 | 第40-44页 |
·设计验算点法 | 第40-42页 |
·验算点法:JC法 | 第42-44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44-48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44页 |
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变异系数对可靠度指标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5章 工程算例数值模拟分析 | 第49-61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49页 |
·支护方案及设计结果 | 第49页 |
·FLAC-3D简介 | 第49页 |
·计算模型建立 | 第49-50页 |
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0-59页 |
·边坡安全系数 | 第50-51页 |
·边坡土体位移 | 第51-53页 |
·锚杆轴力变化 | 第53-56页 |
·参数分析 | 第56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7-68页 |
附录B 遗传算法求解稳定性程序 | 第68-72页 |
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