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绪论 | 第6-11页 |
| 一、选题缘由 | 第6页 |
| 二、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6-9页 |
| 三、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9页 |
| 四、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| 五、创新之处 | 第10-11页 |
| 第一章 乡村共同体的内涵和特征 | 第11-18页 |
| 一、关于村落共同体的争论 | 第11-13页 |
| 二、乡村共同体的内涵 | 第13-15页 |
| 三、徽州乡村共同体的特征 | 第15-18页 |
| 第二章 近代歙县乡村共同体的经济基础与自我强化 | 第18-33页 |
| 第一节 近代歙县乡村共同体的经济基础 | 第18-26页 |
| 第二节 经济基础的运用与近代歙县乡村共同体的自我强化 | 第26-33页 |
| 第三章 近代歙县乡村共同体之下的土地租佃、买卖 | 第33-50页 |
| 第一节 近代歙县乡村共同体之下的土地租佃 | 第33-41页 |
| 第二节 近代歙县乡村共同体下的土地买卖 | 第41-50页 |
| 第四章 近代歙县乡村共同体的运转 | 第50-65页 |
| 第一节 近代歙县乡村共同体的内部运转 | 第50-59页 |
| 第二节 近代歙县乡村共同体的外部运转 | 第59-65页 |
| 结语 | 第65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页 |